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胃肠道胰腺假性囊肿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3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EUS引导下经胃肠道引流,囊肿平均最大直径9.5 cm(5~20 cm),在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点,用穿刺针穿刺后放r置导丝,分别使用针形刀(14例)及囊肿切开刀(11例)切开后,置双猪尾或鼻囊管引流。结果 31例患者中1例未能成功放置引流管引流,随访5~18个月中,3例患者术后复发并再次行EUS引导下经胃肠道引流,未成功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2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膜炎,其中1例行手术治疗,另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无出血发生,无死亡发生。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肠道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创伤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表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促使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作用最强[1]。把4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作PDGF-BB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时行HE染色、苦味酸天狼红染色,按照文献[2]标准判断肝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对  相似文献   
3.
自1974年德国及日本医师报道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以后,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目前已成为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EST具有不需全身麻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持久和费用少等优点,还通过内镜治疗技术的介入使得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接技术(EUS-RV)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ERCP不成功后改为EUS-RV治疗。观察其操作成功率、术后1周及1个月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12例患者均通过超声内镜穿刺成功,经胃穿刺者8例,经十二指肠穿刺4例,成功率为100.00%;术后1周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改善,并发症发生率8.33%;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20.68±5.76)d;平均生存期为224 d。结论 EUS-RV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5.
6.
患者女,77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0余年,再发10余天入院。患者20余年前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中上腹疼痛,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术”。10余天前又出现中上腹疼痛,B超提示“胆总管结石”。首次ERCP,由于乳头水肿明显,未能成功。3d后再次行ER-CP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顺利取出结石2枚。但术后第2天出现高热、黄疸、上腹痛,即行ERCP 鼻胆导管引流术,证实为乳头切口水肿致胆道梗阻、化脓感染。术后黄疸逐渐消退,腹痛缓解,但发热仍呈稽留热,最高体温40℃。血象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经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的胆汁培养阳性的细菌种类、比例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旨在指导胆道感染时正确选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行ENBD的患者,对胆汁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8例患者中,180例为良性疾病,28例为恶性疾病,共112例(53.8%)胆汁培养阳性。最常见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46.8%)、屎肠球菌(15.9%)、肺炎克雷伯杆菌(10.3%)和奇异变形杆菌(4.8oA)等。14例为多种微生物生长。无论患者疾病的良恶性、是否术前诊断急性胆管炎、是否术前已使用抗生素,其胆汁培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8.9%比71.4%,51.7%比67.9%,54.5%比52.9%,P〉0.05)。有无胆道手术史患者,其胆汁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09/6比49.7%,P〈0.01)。革兰阴性菌对泰能等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等敏感。结论胆道手术史(包括ERCP及胆肠吻合)是胆道细菌生长的危险因素之一。胆道微生物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楼颂梅  张啸  张筱凤 《浙江医学》2009,31(9):1279-1280
多项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胆石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而胆总管结石则占胆石症患者的15%-20%,因此临床上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较为多见^[1],且若并发急性胆管炎、胆道梗阻时治疗甚为棘手。内镜下乳头切开(EST)术具有无需全身麻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因此目前已成为胆石症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80岁及以上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AS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80岁及以上老年ASC经ERCP治疗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中,病因为胆总管结石95例,胆道恶性肿瘤11例.11例胆道恶性肿瘤并发ASC患者,均先行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和活检,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或外科手术治疗.9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ASC患者中,61例因病情危重或术中生命体征不平稳,先行ENBD减压引流,待病情平稳后再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取石;余34例一期取石成功,术毕行ENBD引流.除5例出现ERCP术后并发症,其余患者内镜治疗后24~72 h黄疸指数、白细胞总数、体温以及有休克、精神症状的患者例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急性胆管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对80岁及以上老年ASC患者,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传统手术所特有的风险及并发症,可考虑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异位胰腺是指与主胰腺完全分离的孤立胰腺组织,多发生于胃、十二指肠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多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常规内镜较难确诊,随着超声内镜的推广,为异位胰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从2004年以来我院经内镜、超声内镜、病理确诊的14例异位胰腺疾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