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的脓毒症患者57例,根据SOFA评分分为A组(SOFA≥10分)(26例)和B组(10分SOFA≥2分)(31例),另外选择同期非脓毒症且凝血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43例)。取静脉血检测TEG,分析比较各组间各项TEG检测指标。结果各组TEG检查结果比较,凝血反应时间(R值)和凝血酶形成时间(K值):A组C组B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及加固的速率(α角)和血凝块最大强度和硬度(MA值):A组C组B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K值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α角、MA值与SOFA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B组患者28天死亡率为12.9%,随SOFA评分升高,A组患者28天死亡率高达46.1%。结论血栓弹力图能较全面、准确地分析脓毒症患者凝血状态,与SOFA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血栓弹力图监测对评价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替考拉宁具有很强的抗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活性,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它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及较低的肾毒性,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2])。替考拉宁的蛋白结合率约为90%,清除半衰期长(30~180 h),血清中具有抗菌活性的替考拉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烧伤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治疗的特点,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烧伤整形科重病区190例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成人烧伤面积>30%体表总面积(TBSA)、小儿烧伤面积>15%TBSA患者共1 047例,190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占全部入院烧伤整形科重病区患者的18.14%。从气管切开原因分类:单纯为建立机械通气气道需要而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16例(8.42%);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9例(10%);因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55例(81.57%)。从气管切开时机分类,预防性气管切开96例,延迟气管切开94例。96例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80例(83.33%);94例患者延迟气管切开,其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44例(46.80%)。此外,延迟气管切开患者中,烧伤合并面颈部烧伤与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之间延迟气管切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的24~27 h。结论患者吸入性损伤程度仍然是影响气管切开时机选择的重要因素;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休克期第1个24 h,未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此类患者,应该加强对其进行呼吸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C)和细菌内毒素(BT)水平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肠道功能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17例患者在入科24小时内进行APACHEⅡ评分,采用二胺氧化酶/乳酸/细菌内毒素联检试剂盒(酶法)定量检测人体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的活性,分析ICU重症患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的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 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胃肠功能障碍将ICU重症患者分为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和胃肠功能障碍组。非胃肠功能障碍组与胃肠功能障碍组的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分别为6.33±9.55 U/L、16.46±22.60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乳酸水平分别为11.66±12.36 mg/L、24.32±16.49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内毒素水平分别为9.34±10.17 U/L、11.43±9.70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患者二胺氧化酶、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和APACHE I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二胺氧化酶与APACHE II评分:r=0.427,P=0.01,D-乳酸与APACHEⅡ评分:r=0.53,P0.001,细菌内毒素水平与APACHE II评分:r=0.451,P0.001。结论 ICU胃肠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二胺氧化酶、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和患者APACHE I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监测血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活性可作为评估ICU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烧伤后建立人工气道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收集建立人工气道的32例烧伤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烧伤患儿(≤12岁)514例,32例(6.2%)建立人工气道,其中2例行气管插管术,30例行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患儿未出现插管相关并发症,均治愈出院。气管切开患儿按切开原因划分,预防上呼吸道梗阻9例(30%),其中5例为头面部烧伤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4例为口咽部烫伤、单纯头面部烧伤或头面部烧伤合并轻度吸入性损伤;已出现上呼吸道梗阻5例(17%);需要机械通气13例(43%);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难以脱机3例(10%)。气管切开患儿中,3例(10%)出现并发症,其中皮下气肿2例,气管塌陷1例。结论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重症烧伤儿童,采用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后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气管插管是烧伤儿童建立人工气道的另一种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骨髓细胞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全科医学科住院,诊断为脓毒症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57例患者的骨髓象特征,分析其与外周血血象、感染指标、临床转归和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象表现多样,白细胞计数从极度降低到明显升高不等,多表现为中度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骨髓象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占82.5%(47/57),少数患者增生减低;粒红比例升高,多表现为中性杆状粒比例下降,中性分叶粒比例升高,伴部分中性粒胞浆颗粒增粗、增多或可见空泡,部分可见过分叶现象;部分伴有网状吞噬细胞增多,可见噬血现象;多数外周血涂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阳性率和积分升高。脓毒症患者骨髓粒系增生情况与外周血粒细胞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存在正相关(r = 0.324、0.574,P均< 0.05);大肠杆菌感染与脓毒症患者的骨髓增生情况密切相关(χ2 = 13.434,P < 0.001)。 结论脓毒症患者多为感染较重阶段,感染发展至脓毒症,骨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呈耗竭状态,部分增生明显低下,其与外周血象、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与骨髓巨核细胞功能直接相关,脓毒症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成熟障碍为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之一。此外,大肠杆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多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