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的 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毒力基因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非重复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248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CRISPR-Cas系统3个相关基因(CRISPR1、CRISPR2和cas1)、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 K20、K54和K57)、12种毒力基因及检测13种耐药基因,用χ2检验比较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毒力及耐药差异。结果 CRISPR-Cas系统的检出率为29.8%(74/248);K1型是携带CRISPR-Cas系统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荚膜血清型,占 28.4%(21/74);除kpn基因外,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均大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7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外,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不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耐药基因阳性率小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菌株,且blaKPC、blaSHV、qnrS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主要为K1型携带CRISPR-Cas系统,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阳性率高,耐药率低,耐药基因的阳性率低。CRISPR-Cas系统可能能降低耐药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水平传播,尤其是在K1型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2.
白癜风是病因不明的色素缺失性皮肤病.易诊难治。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我院自制的中药白二丸、白癜平胶囊配合外用消白酊Ⅱ号药水、白癜灵霜治疗白癜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和去年同期横向对比。结果通过全院医生的共同努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减少了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E在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的最佳剂量及安全性.方法:选取PCOS并应用LE促排卵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2.5mg及5mg两个实验组.同时选取排卵正常妇女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LE对PCOS患者其在卵泡发育不同阶段对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卵泡发育个数、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影响;通过与正常人群比较,明确两者之间有无差异并分析原因.结果:在优势卵泡10~12mm时,5.0mg组雌激素低于2.5mg组(P<0.05);LE5.0mg组子宫内膜厚度与2.5m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优势卵泡14~16mm时,5.0mg组雌激素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2.5mg组(P<0.05).在优势卵泡18~20mm时,5.0mg组雌激素及子宫内膜厚度较2.5m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2.5mg及5mg组雌激素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HCG日内膜分型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卵泡发育个数:LE5mg组高于对照组及2.5mg组(P<0.05).卵泡发育时间:对照组较2.5mg组及5mg组长(P<0.01);2.5mg组较5mg组长(P<0.05).排卵率:对照组较LE2.5mg组高(P<0.05).对照组较LE5mg组高,LE5mg组较LE2.5mg组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率:对照组、LE2.5mg及5mg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E促排卵治疗效果确切,LE对雌激素及子宫内膜有抑制作用,但达到胚胎着床的要求,妊娠率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LE5mg组排卵率较LE2.5mg组更高,应为临床首选剂量,但需注意多胎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凋亡细胞对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2 (interleukin-12,IL-12)家族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RAW 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组(LPS组)、凋亡细胞刺激组(apo组)、脂多糖+凋亡细胞刺激组(LPS+apo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刺激前后mIL-12p35、mIL-12p40、mIL-23p1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各组激活的RAW细胞培养液中IL-10、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含量。 结果RAW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组IL-12p35、IL-12p40、IL-23p19 mRNA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apo组,LPS+apo组IL-12p35、IL-12p40、IL-23p19 mRNA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apo组,低于LPS组(P<0.05)。LPS组和LPS+apo组IL-10、PGE2、TGF-β浓度均高于对照组,LPS+apo组TGF-β浓度高于对照组和LPS组(P<0.05);LPS组和LPS+apo组IL-10、PGE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凋亡细胞抑制活化巨噬细胞IL-12p35、IL-12p40、IL-23p19 mRNA的表达。凋亡细胞对IL-10和PGE2分泌无影响,但促进TGF-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类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non-CR KP)的荚膜血清型和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5年3月-10月保留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出的7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黏液丝试验确定菌株的高黏液(HM)表型,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通过ERIC-PCR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从所有样本中分离到CRKP31株,non-CR KP 48株,改良Hodge阳性21株,HM表型阳性率为16.5%(13/79),其中5株为CRKP,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荚膜血清型中以K1、K2型为主,K5、K20、K54和K57阳性率较低,各只检测出一株;CRKP中检测到有一株携带KPC耐药基因的K1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rmpA,aerobactin和iroN三者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CRKP和non-CR KP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毒力分数柱状图和ERIC-PCR图谱分别显示CRKP呈明显集中趋势,菌株间同源性高,而non-CR KP呈离散趋势,无明显同源性。结论 CRKP在携带毒力基因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阳性率上比non-CR KP低;CRKP间以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non-CR KP间以非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胶体法快速检测HBsAg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讨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2001年3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做要求检查HBsAg的患者2000例用胶体金法和El。[SA同步进行检测,以ELISA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0例标本中胶体金法和卜f.[SA检测出HBsAg阳性的分别为246和250人阳性只有4例为可疑,两种方法均阴性为1750人,两法符合率为99.8%,胶体金法漏检四例。漏检率为0.2%。结论:胶体金法快速检测HBsAg在临床检验有的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杵状甲(hippocralic nail)多为先天性,家族病例较少见。笔者门诊发现杵状甲—家系共7例患者(图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实施情况,对比专项整治前后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我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和2010年同期横向对比。结果:通过全院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有较大提高。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很有必要,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活动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执行《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7.37%降至19.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8.05%降至54.8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由52.11 DDD降至37.27 DDD;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7.18%降至45.00%左右。结论:我院经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加强重视和行政干预力度,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