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临床上,一些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常有赖于希氏束电图等的创伤性检查,但不易广泛开展。近年来,食道心房调搏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结合应用食道心房滤波器记录A波,使埋没在QRS或T波中的P波得以很好辨认,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心力衰竭时左室大小与功能在M型超声心动图的表现,我们对心肌病变为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初步研究,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门诊或住院的心脏病患者共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28~86岁(平均51.4±13.6岁)。其中充血性心肌病17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冠心病心衰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主动脉瓣狭窄2例,全身性红斑狼疮与继发性心肌病各1例,  相似文献   
3.
国内有关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正常成人左室功能的报告不多,尤其我国南方人的资料更为缺乏,因此我们对100名正常人进行了检查及分析。一、对象与方法: 对象:健康成人100名,其中男56名,女44名,年龄22~89岁(平均39.5±12.4岁)。均无心血管病史,血压正常,心脏听诊无器质性杂音,心电图、心音图、X线胸透及超声心动图均正常。仪器及记录方法:汕头超声波电子仪器厂生产的CTX—16型超声诊断仪,探头直径12mm,探测频率2mHz,重复频率1250Hz±10%,扫描速度为20mm/min,摄影记录后在2D-20型医用显微阅读器上放大测量,同步记录心电图。同时用Siemens-Elema Mingograf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易引起心律失常,常为实性过速及心房颤动,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则少见,易误诊而处理又较特殊。今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引起注意。病例报告例1:丁××,男,43岁。住院号218421。因  相似文献   
5.
12只埋藏单极心室起搏器的正常麻醉犬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接受10J/kg和20J/kg体外电复律,观察对起搏阈值(PT)和心内膜R波振幅(IDA)的影响。结果:10J/kg电击升高PT(P<0.01),但对IDA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20J/kg电击升高PT(P<0.01),降低IDA(P<0.01)。病理组织检查见电极-心肌界面组织损伤。提示:在埋藏起搏器正常麻醉犬,体外电复律可影响起搏器的起搏和/或感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观察心律平和胺碘酮对正常麻醉狗的心脏起搏阈值(PT)和强度-脉宽曲线(SDC)的影响,结果表明:心律平使正常麻醉下的狗的PT升高、SDC上移及起搏器的安全范围降低;而胺磺酮无此作用,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研制出氨联吡啶酮、多巴酚丁胺、吡丁醇、甲巯丙脯酸等新型药物。本文重点综述近几年这些药物的临床研究成果。新型正性收缩能药物——氨联吡啶酮氨联吡啶酮(amrinone)是1978年合成的双吡啶衍生物,为非洋地黄类亦非儿茶酚胺类的新型强心药,动物实验显示其有明显的正性收  相似文献   
8.
心脏电起搏器(简称起搏器)不仅能有效地治疗某些严重心律失常,而且是某些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心脏电生理研究的辅助工具。我院自1969~1980年有72例病人101次应用起搏器治疗或诊断,现简介如下。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8~80岁。其中冠心病39例(包括8例急性心肌梗塞);原因不明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例;特发性心肌病7例;先天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75年至1986年,共安置埋藏式起搏器83例。今随访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83例,男50例,女33例。年龄17~80岁,平均54.65±13.3岁。病史有冠心病、原因不明、先天心、心肌炎、心肌病、风湿心和甲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连续记录24~48h动态心电图,探讨22例病者室性早搏(VPC)自发变动的特点,发现相邻小时与小时之间VPC密度存在着自相关和直线相关关系。以相邻小时之间VPC密度自发变动之预测值的99%可信限,建立个体化药物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安慰剂对照的单盲交叉法进行单次大剂量口服和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单次大剂量口服氟卡胺的临床急性药物试验,同时与目前国内外有关药效评价方法或标准作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和标准可靠、安全,较少出现假性药效,不但适用于个体病人选药,而且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更合理的急性非侵入性药物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