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儿女,2岁.因易患呼吸道感染,活动时易气促来诊.查体:心前区隆起,扪及抬举冲动感,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X线胸片: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肺野充血明显.心电图:窦性心律,右心房、右心室肥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右心室明显扩大,肺动脉主干增宽.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发现冠状窦明显扩张,内径13mm,顶部与左心房之间的壁部分缺如,内径11mm(图1).当获得胸骨旁心尖四腔切面后,将探头略向下倾斜显示冠状窦长轴,可见扩张之冠状窦引流开口于右心房,内径6mm(图2),此处脉冲Doppler可探及收缩期由冠状窦流入右心房之血流信号,峰值流速1.0m/sec.胸骨上窝长轴切面同时显示出左、右上腔静脉.将探头沿着左上腔静脉的走行向下移动,在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可见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冠状窦.胸骨旁心尖四腔切面示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返流速度3.0m/sec,压差4.9kPa.超声诊断:1.冠状窦无顶;2.永存左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川崎病(KD)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内皮细胞受体抗体(AECA),本研究探讨KD患者血清中的AECA是否通过细胞内吸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激活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方法检测35例KD患儿血清IgM-AECA水平,并用KD患儿血清及血清中纯化分离的IgM刺激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检测ICAM-1的表达。结果 2/3的KD患儿急性期血清中存在IgM-AECA,IgM-AECA最高的2例患儿均发生冠状动脉瘤。急性期KD患儿血清刺激HCAEC后ICAM-1的表达较用恢复期血清刺激后ICAM-1的表达明显增高〔(120.1±48.5)与(90.5±17.8)〕,用IgM-AECA阳性组血清刺激HCAEC后ICAM-1的表达较用IgM-AECA阴性组血清刺激后ICAM-1的表达明显增高〔(146.3±41.5)与(75.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AECA阳性IgM刺激后ICAM-1蛋白的表达较用AECA阴性IgM刺激后ICAM-1的表达明显增高〔(0.57±0.9)与(0.2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患者血清中的IgM-AECA通过诱导ICAM-1的表达激活内皮细胞,IgM-AECA在KD冠状动脉病变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大部分病人血清中存在抗内皮细胞受体抗体-IgM(IgM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IgM-AECA)。该研究旨在探讨抗内皮细胞受体抗体(AECA)通过何种途径诱导内皮细胞细胞内吸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方法检测30名KD患儿血清IgM-AECA浓度,并从17名AECA阳性KD患儿血清中提纯IgM-AECA,用IgM-AECA直接刺激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CAEC)后,通过R T-PCR及ELISA方法检测ICAM-1 mR 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了PD98059,SB203580,dimethylaminopurine(DMAP)和parthenolide,4种蛋白激酶阻断剂观察IgM-AECA通过何种途径激活HCAEC。结果 KD病人血清中的IgM-AECA可使HCAEC的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SB203580(p38阻断剂)、DMAP(JNK阻断剂)及parthenolide(NF-κB阻断剂)明显抑制ICAM-1的表达(均P<0.01),而PD98059(ERK1/2阻断剂)不能抑制ICAM-1的表达(P>0.05)。结论 KD病人血清中的IgM-AECA通过增强ICAM-1的表达来激活内皮细胞,IgM-AECA通过p38、JNK MAPK及NF-κB通路诱导ICAM-1的表达,IgM-AECA可能在KD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电机械时间与P波离散度(Pd)的相关性,为心房纤颤(房颤)的发生提供新的预测指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作为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经体检、生化、心电图、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既往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史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分别测量P波起点至左心室侧壁左房室瓣环、室间隔房室环、右心室侧壁右房室瓣环处Aa波起始点的心房电机械时间,分别定义为P-LA、P-IAS、P-RA;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最小时限(Pmin),计算Pd(Pmax-Pmin)。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P-LA、P-RA、P-IAS、Pmax、Pd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患者的P-LA、P-IAS与P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1、0.365,P0.05);Pd与P-RA无线性相关性(r=0.300,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房电机械时间与Pd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有望成为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杨光  金哲  沈铁宽  梁顺姬 《吉林医学》2003,24(6):522-524
目的:探索各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后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重构的疗效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方法:研究对象为用一种降压药治疗后降压无著效及伴有左室向心性或离心性肥厚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盐酸苯那普利10mg+非洛地平5mg/d;Ⅱ组:盐酸苯那普利10mg+美托洛尔50mg/d;Ⅲ组:盐酸苯那普利10mg+双氢克尿噻25mg/d,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心室重构的各项参数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3组降压总有效率均为100%。显效率依次为Ⅱ组,Ⅰ组,Ⅲ组,组间P>0.05。改善心室间隔厚度(IVST)的幅度依次为Ⅱ组,Ⅲ组,Ⅰ组。改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幅度依次为Ⅲ组,Ⅱ组,Ⅰ组。结论:①降压和逆转室间隔肥厚的疗效为盐酸苯那普利合用美托洛尔组最佳。②改善多项左心室重构参数的效果盐酸苯那普利合用双氢克尿噻组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对乳腺癌化疗前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方法应用STI检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左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的前间壁、后壁的应变曲线,分析并计算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对照组乳头肌水平切面前间壁平均心肌运动速率(MV)、环向应变率(CSR)、径向应变率(RSR)、角速度(AV)、角位移(AE)分别为(2.745±0.330)cm/s、(1.265±0.330)s-1、(1.462±0.460)s-1、(51.224±0.420)°/s和(2.598±0.330)°,化疗组分别为(1.282±0.300)cm/s、(0.271±0.290)S-I、(0.319±0.280)s-1、(25.812±0.290)o/s和(O.339±0.270)°;对照组乳头肌水平切面后壁平均MV、CSR、RSR、AV、AE分别为(2.504±O.240)cm/s、(1.149±0.360)s-1、(1.234±0.210)s-1、(25.998±0.310)°/s和(0.976±0.340)-1,化疗组分别为(1.133±0.280)cm/s、(0.359±0.300)s-1、(0.179±0.220)s-1、(10.915±0.210)。/s和(0.212±0.270)。。与对照组比较,化疗组乳头肌水平切面前间壁、后壁的MV、CSR、RSR、AV、AE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D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分别为(65.12±1.45)%、(41.53±2.45)mm、(7.71±0.42)mm和(7.61±0.32)mm,化疗组分别为(63.87±1.03)%、(40.56±2.16)mm、(8.44±0.67)mm和(8.29±0.61)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乳腺癌化疗前后左室局部收缩功能,为临床早期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多普勒超声心肌作功指数评价左室功能的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其中Killip分级Ⅰ-Ⅱ级54例,Ⅲ-Ⅳ级18例,正常对照组44例。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每搏是(SV)、心脏指数(CI)、身血前期/射血时间(PEP/ET)、等容舒张期(IRT)、等容收缩期/射血时间(ICT/ET)及心肌作功指数(MPI)。MPI=(ICT+IRT)/ET,由二尖瓣关闭至开放时间减去E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病人左室收缩功能的连续性变化对左室舒张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37例无明显瓣膜病变的慢性心房纤颤病人,连续记录40~50次 E′,用Ln回归方法测定了前1个RR间期(RR-1)与 E′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全体病人RR-1与 E′之间的斜率从-1.56~1.15不等,具有负相关性的病人较具有正相关性的病人左心房的容积是增大的[(141.5±46.0)ml与(109.3±40.4)ml,P=0.03].整体病人的RR-1与 E′之间的相关关系中,斜率和平均RR间期、左心房的容积及E/E′均呈负相关(r=-0.39,P=0.017;r=-0.46,P=0.04;r=-0.39,P=0.018).结论 心房纤颤病人不规则RR间期引起的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对舒张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RR-1与 E′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平均RR间期、左心房的容积及E/E′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