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成年和老年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鼠龄对大鼠冠状动脉(冠脉)结扎后不同时间点的凋亡指数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115只6~24月龄大鼠中,95只结扎冠脉左前降支,80只(成年、老年大鼠各40只)术后存活,根据鼠龄分为老年心肌梗死组(40只)和成年心肌梗死组(40只),按结扎前降支后的1 h、3 h、5 h、1 d和7 d各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老年组和假手术成年组各10只.心肌梗死组分别于冠脉结扎后1、3、5 h和1、7d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终末舒张压(LVEDP)和左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dp/dtmax).采用伊文蓝-红四氮唑(TTC)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坏死和凋亡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内Bcl-2和Bax的形成.结果 大鼠心肌在冠脉结扎后的1 h内即有凋亡出现,并且凋亡达高峰的时间老年心肌梗死组较成年心肌梗死组早.在冠脉结扎3 h,老年心肌梗死组与成年心肌梗死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51.90±23.15)%与(18.67±1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蛋白的表达值老年假手术组和成年假手术组分别为(2.7±0.9)分和(1.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的表达两组分别为(6.2±2.9)分和(4.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大鼠抵抗心肌缺血的能力差,鼠龄可能会改变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而增加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梁艳虹  缪国斌  张健 《华西医学》2011,(7):1025-1027
目的 用老年大鼠建立一种与人类发病年龄相符的稳定可重复的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连通呼吸机,开胸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分不同时间点测血流动力学后取出心脏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成功建立老年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并进行病理组织学验证.结论 建立老年大鼠心梗模型是可靠的,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居民慢性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于2022年9—12月期间随机选取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在抽中社区中最少招募22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体适能测试(SFT),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疾病患病情况、体育锻炼等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功能性体适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招募651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体适能较差者294例,发生率为45.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4.035、11.811)、超重或肥胖(BMI≥24.0)(OR=2.517)、肢体疼痛(OR=2.032)、慢性病类型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骨骼疾病(OR=2.550)以及缺乏体育锻炼(OR=3.888)是老年慢性病患者体适能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功能性体适能较差,应针对高龄、超重或肥胖、躯体疼痛等高危人群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和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采用多学科团队查房的模式,评价多学科联合查房对提高全科医师临床能力的效果,试图探索出适合培养全科医师的最佳教育教学方法。方法将56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的教学查房由呼吸科教师独立主持,试验组采用多学科团队查房的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的形式,对MDR模式进行整体效果评价。结果在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综合全面分析、重视对患者的连续性管理、强调预防为主的理念、心理疏导、全人理念、讲授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知识、全科带教意识8项指标方面,多学科联合查房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查房模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社区预防、慢病管理的成绩较查房前明显提高,分别为3.8±0.5vs1.8±0.7和4.3±0.1vs2.1±0.5,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92.9%的学员认为多学科联合查房模式加强了专科与全科之间的合作;89.3%的全科学员更加喜欢多学科联合查房模式。结论多学科联合查房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斑块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14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11例)、双支病变组(18例)、多支病变组(71例)和对照组(40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分叉处IMT,记录颈动脉斑块的位置、数量,并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支病变组颈总动脉IMT、分叉处IMT和斑块积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及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组颈总动脉IMT增厚比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其浓度依次增高(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密切,有助于临床上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糖类抗原125(CA125)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随访不同转归病人的RDW及CA125水平变化,评价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干部病房住院的95例老年CHF病人作为CHF组,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组35例,心功能Ⅲ级组32例,心功能Ⅳ级组28例,收集同期干部门诊30例无CHF病史的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心功能Ⅲ~Ⅳ级组的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治疗改善组及再入院组,分别测定RDW、CA125、B型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CHF组的RDW与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病人心功能恶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步上升(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病人中,治疗改善组RDW、CA12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再入院组无下降。结论 RDW及CA125水平与心功能NYHA分级及病人治疗转归相关,有助于临床对老年CHF病人的筛查、严重程度评估及进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α(PKC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鼠龄分为老年和成年组,每组再分为对照组(缺血30 min再灌注3 h,12只)和5 s、10 s、30 s、60 s组(缺血30 min,再灌注开始时分别给予5 s、10 s、30 s、60 s再通-闭塞冠状动脉处理后再灌注共3 h,每组12只).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细胞PKCα表达.结果 不同时间缺血处理心肌梗死面积和PKCα表达不同,对照组、10 s和30 s再通-闭塞处理均可缩小老年和成年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55.9±6.0)%和(47.4±5.5)%、(48.1±5.3)%、和(39.2±5.7)%、(48.8±6.8)%和(40.2±6.1)%],PKCα表达增加(均P<0.05);老年5 s组再通-闭塞处理可增加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老年5 s组梗死面积为(63.5±5.4)%,PKCα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缺血后处理效果与再通-闭塞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鼻饲后,保持半卧位时间与胃潴留的关系。从而寻求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保持半卧位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长期鼻饲的老年患者24人,每天每人鼻饲5次,连续观察10天,共计鼻饲1200人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分钟)8人,实验一组(60分钟)8人,实验二组(90分钟)8人。鼻饲时均将床头抬高300~450,鼻饲后保持此体位,分别于30分钟后,60分钟后,90分钟后放低床头(保留胃管患者始终保持床头抬高10°-15°)。并于下次鼻饲前回抽胃液,将三组潴留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结果三组患者在鼻饲饮料种类、每次用量、间隔时间、鼻饲温度及速度、浓度均无差异的情况下,因保持鼻饲体位时间长短的不同,从而实验一组的Ⅱ及实验二组的Ⅱ均与对照组胃潴留量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鼻饲后保持半卧位60分钟即实验一组的方法为最佳方法,此法能有效促进胃肠道的消化与排空,减少胃潴留、胃反流,降低误吸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老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重复的老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老年Wistar雄性大鼠乌拉坦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连通呼吸机,左侧3、4肋间开胸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收紧结扎线当时出现前降支支配区域心肌变苍白或发绀,心电图ST段抬高≥0.2 mV或T波高耸形成单峰融合波,提示结扎成功。结果:60只老年大鼠,死亡6只,成功制备54只,模型制备成功率90%,22只出现心室纤颤(室颤),其中3只死亡,室颤发生率36.7%,室颤死亡占总死亡的50%。结论:正确使用麻醉药、顺利气管插管、准确结扎冠状动脉及减少术中出血与肺损伤是制模成功的基础,本文建立的方法简单、有效,为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