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ICC维护的最佳消毒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A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不脱碘在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维护;B组为研究组,采用灭菌生理盐水脱碘在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维护,对两组皮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及病人接受率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结果两组导管的相关感染发生率约为1%-1.03%,差异无显著性,但研究组皮炎的发生率为21%,对照组皮炎的发生率为50.5%,研究组的皮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研究组的病人的接受率为78%,对照组为43.3%,病人接受率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对PICC进行恰当的维护可保障导管的正常使用与安全,采用灭菌生理盐水脱碘在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维护能降低皮炎的发生率,更适合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拉萨市社会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空气采样,置37℃培养箱培养48h后,观察结果。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作涂抹采样检测。结果2002~2006年空气采样份数分别为306、267、304、81和260,合格率分别为21.24%、22.10%、49.01%、56.80%、13.08%;2002~2006年物体表面采样份数分别为55、45、40、11和32,合格率分别为50.91%、77.78%、67.50%、90.91%、78.13%;2002~2006年医务人员手采样份数分别为71、58、83、21和52,合格率分别为60.56%、68.97%、74.70%、95.24%、71.15%。2005年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预期合格份数比其它年份多。结论拉萨市区社会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在空气消毒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D-二聚体(D-D)检测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栓风险早期预警的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PICC置管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予置管后1 w、2 w时间点完成血管彩超血栓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为血栓组、无血栓组。两组均在PICC置管前T0(0~1 d)、置管后T1(4~7 d)两个时间点检测TEG和D-D;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栓弹力图联合D-D在PICC血栓风险早期中的预警效能(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血栓组血栓弹力图中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块形成时间(K)低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血栓弹力图中K、CI、最大振幅(MA)、血细胞凝块形成速率(ε)及D-D水平均高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栓弹力图联合D-D在PICC血栓风险早期中预警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血栓弹力图和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联合D-D检测用于PICC血栓风险中效果理想,能实现早期预警,获得较高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必须借助于客观检查技术方能明确诊断.现对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改善率及对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72名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分析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各项日常生活能力表现特点,并制定相应早期康复护理对策,分别于2周末、4周末进行Barther 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Barther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差异性;比较两组在治疗4周末单侧空间忽略改善率.结果 2周末Fugl - Meyer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入院有明显改善(P<0.05),BI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4周末FuglMeyer评分及BI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入院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末观察组的单侧空间忽略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减轻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症状,并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例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例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施行支架置入术.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严密观察以及周密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梁素芳  陈文 《山东医药》2005,45(14):44-44
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对48例无痛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B超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B超对无痛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组48例患者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5~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梗阻性黄疸,病史1周至数月,或有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7一谷氨酰转移酶均升高。均以黄疸原因待查入院,入院后均行B超检查。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流行模式和强度存在差异,并受很多因素影响。性病门诊就诊者是我国目前艾滋病行为监测的目标人群之一。为了解拉萨市男性性病患者中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2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居家护理,研究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躯体运动能力[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自我管理行为(采用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NIHSS评分、神经功能障碍评价、SPBS评分、负担评价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FMA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可改善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躯体运动功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是不同认识层次上的概念.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我科自1998年始在应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应用评估表,根据病人入院的健康评估,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根据病人的需要,在病人渴望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时,适时,按需进行教育,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健康教育就相伴而行,还要反复评价,不断修改健康教育计划,使病人的各个阶段都得到最好的,最合适的教育.因此,健康教育是值得推广,也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