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Lichtenstdn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对比分析优缺点。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的患者200例,将所选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ichtenstein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分别所用的手术时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正常活动平均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所得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观察组即Lichtenstein术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的时间和平均费用均较低,但术后正常活动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稍长,术后并发症较多。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Lichtenstein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显著,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住院平均费用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进行阑尾切除手术的阑尾炎患者130例,其中65例患者进行了开腹阑尾切除术,记为对照组,另外65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记为试验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疼痛程度评分、住院时间、置管引流率等多项指标的观察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以上各个指标中,除了手术时间外,其他指标数据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更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显著,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比较科学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瓣二次扩张在乳腺癌根治植皮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可行性,评价该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1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游离植皮术后胸壁"补丁样"瘢痕患者,在瘢痕下、胸大肌深面埋置较对侧乳房容积稍大的扩张器,定期注水扩张皮瓣达到可修复瘢痕切除后的缺损面积后,切除瘢痕缝合创面,伤口愈合后,扩张器二次注水,达到与对侧乳房基本对称时,取出扩张器,更换乳房假体。结果 10例患者"补丁样"瘢痕完全切除,皮瓣成活,再造乳房外观较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皮瓣二次扩张、假体植入是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补丁样"瘢痕的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乳房重建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自体焦痂与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作覆盖物用于微粒皮肤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Ⅲ度烧伤患者于伤后3~7天内行切痂微粒皮肤移植术,采用自身同体对照法,术中一侧肢体用自体焦痂原位回植作覆盖(焦痂回植侧),而另一侧肢体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作覆盖(猪真皮侧),术后比较两种覆盖物的存留时间、自体微粒皮存活情况及创面愈合率。结果焦痂回植侧覆盖物术后第3~4周开始干燥分离,残留创面较少;猪真皮侧覆盖物术后第2周末开始溶解脱离,残留创面较多。回植焦痂完全脱离创面的时间[(43.66±3.03)天1长于猪真皮[(35.08±2.54)天],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回植焦痂组术后6周的创面愈合率[(85.23±5.13)%]高于猪真皮[(63.23±4.8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自体焦痂用于替代异体皮进行微粒皮肤移植可行,其效果优于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皮刃厚皮回植术式在小儿烧伤治疗中厚皮供皮区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烧伤患儿69例,按随机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头皮组和非头皮组,每组各23例。三组患儿经清创后,自大腿的前外侧以鼓式取皮机胶纸取皮法切取0.30 mm中厚度的皮片,于烧伤的创面上进行移植。对照组患儿中厚皮的供皮区创面直接应用单层的凡士林油纱贴敷并简单进行适度的加压包扎;头皮组使用气动取皮刀来切取条状刃厚头皮,10 cm×5 cm~20 cm ×5 cm大小、0.12~0.15 mm厚度,然后回植于中厚皮的供皮区;非头皮组以相同方法自中厚皮的供皮区旁切取条状的刃厚皮,厚度、大小、回植方法同头皮组。观察比较各组患儿瘢痕的增生程度以及供皮区愈合时间。结果头皮组、非头皮组患儿供皮区的瘢痕评分分别为(3.2±0.5)分和(3.9±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1.3)分(P均〈0.05);而头皮组与非头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组、非头皮组患儿供皮区的愈合时间分别为(11.4±2.7) d和(12.5±3.8) d,均比对照组的(21.7±5.6) d明显缩短(P〈0.05);而头皮组与非头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儿采用头皮刃厚皮回植于中厚皮的供皮区术式可以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且可减轻瘢痕增生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分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5年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在感染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提供。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及削痂术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CK、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兔15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共60个创面,于建模1天后分3,7,10,14,21天共5个时相点实施VSD治疗(VSD组,n=6)和削痂术(削痂组,n=6),采集创面皮肤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比观察两组创面组织bFGF和CK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连续观察测量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 VSD组第7、10、14天的bFGF表达高于削痂组(P<0.05);第7,10,14,21天的CK阳性表达强于削痂组;VSD组创面坏死组织清除和炎症消退早于削痂组,从第7天开始,创面愈合率高于削痂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缩短[(19.35±1.49)天vs(23.07±1.31)天,P<0.01];结论 VSD技术较削痂术能明显提高创面组织bFGF和CK的表达,加速兔深Ⅱ度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泛影葡胺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病例收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时间、恢复通气或排便时间、胃液引流量、住院时间和肠瘘、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再梗阻、再手术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除住院时间、肠瘘和再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胃肠减压时间[(11.5±1.5)、(14.8±1.7)d]、恢复通气或排便时间[(10.3±1.6)、(13.1±1.3)d]、胃液引流量[(17000±160)、(25000±170)ml]、电解质紊乱(4、8例)、肺部感染(2、7例)和再梗阻(2、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能促进炎性肠梗阻的缓解,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