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细菌分布及抗菌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观察方法,对225例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随机选择36例剖宫产产妇,提取其手术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同时对其抗菌素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61产妇中应用头孢呋辛占66.67%,应用氨苄青霉素占21.84%,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占9.33%,应用克林霉素占4%,联合应用甲硝唑占88.51%,36例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全部产妇手术切口呈甲级愈合。结论现阶段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普遍不合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和管理仍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总结分析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43例结肠直肠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前护理主要围绕着止血、控制污染、调整机体内环境,采取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等维持生理功能稳定,以帮助病人安全度过急性反应期;术后围绕减少应激反应促进尽早康复,做好管道、肠内营养、腹部伤口、造瘘口、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同时给患者以人文关怀。通过将损伤控制理念运用于结肠直肠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创新了临床护理思路,改进了传统的护理方法,拓展了损伤控制理论内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剖宫产手术抗菌素预防应用的最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3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组,提取其手术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225例既往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61产妇中应用β-内酰胺类占88.5%,应用克林霉素占3.44%,联合应用甲硝唑占88.5%,全部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全部产妇手术切口呈甲级愈合。结论现阶段基层医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普遍不合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和管理仍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70例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普通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儿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急诊临床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较普通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剖宫产手术抗菌素预防应用的最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3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组,提取其手术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225例既往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61产妇中应用β-内酰胺类占88.5%,应用克林霉素占3.44%,联合应用甲硝唑占88.5%,全部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全部产妇手术切口呈甲级愈合。结论现阶段基层医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普遍不合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和管理仍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抢救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72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及抢救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的护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重视对产妇临床症状体征的护理观察,密切观察出血量,重点救治出血性休克产妇.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时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在休克的救治上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成功救治产后出血产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手术切口细菌分布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盲方法,对某基层医院住院治疗的246例患者手术切口提取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国家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等制定的合理用药相关规定和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46例患者手术切口检出病原菌7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53株(67.09%),表皮葡萄球菌24株(30.38%),铜绿假单胞菌2株(2.53%)。医生对246例患者均不考虑手术切口类别而经验性使用了6类14种抗菌药物417例次,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使用频次最多的是二代头孢菌素(50.60%)。大多数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无适应证用药、药物选择混乱、用药疗程过长、用药时间把握不准、载体溶媒配伍不当等问题。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革兰阳性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目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依然普遍不合理,应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刚性干预和监管措施,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和护士掌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程度,为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盲方法汇总246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医嘱1429条,人均5.81条,对15位护士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其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评判性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46例手术患者住院期间使用6类14种抗菌药物,共417例次,平均每人1.7例次,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一联用药占52.85%,二联用药占25.20%,三联用药占21.96%,应用抗菌药物中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56.83%)、硝基咪唑类(20.86%)、氨基糖苷类(12.23%)。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载体溶媒不合率分别为76.37%、67.65%。护士对抗菌药物知识掌握正确率为28.15%,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建议率为0。结论目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普遍不合理,在强化医师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评判性思维能力,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抢救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2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及抢救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的护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重视对产妇临床症状体征的护理观察,密切观察出血量,重点救治出血性休克产妇。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时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在休克的救治上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成功救治产后出血产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梁爱婵 《大家健康》2013,(13):139-140
目的探讨对留置导尿的患者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需急诊留观或住院的12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12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3例,感染率10.16%,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高龄、留置尿管时间长是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