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拉咱市氯喹治疗间日疟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缅甸拉咱市单纯间日疟原虫感染者48例分为氯喹A方案组(26例)和B方案组(22例),分别采用成人总剂量1 200 mg (第1天顿服600 mg,第2、3天300 mg/d)和1 500 mg(第1天顿服750 mg,第2、3天375 mg/d)的三天疗法治疗。于服药当天、服药后第1、2、3、7、14、21和28天采集指血或耳垂血制作厚、薄血涂片检查疟原虫,测量体温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氯喹治疗后,两组病例血内无性体原虫3 d内全部阴转。第28天随访治愈率为100%。结果表明,缅甸拉咱市的间日疟病例对氯喹治疗均敏感,该边境地区间日疟病例可采用氯喹进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BACTEC MGIT 960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BACTEC MGIT 960、罗氏和直接涂片抗酸染色3种方法对送检标本进行检测,观察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情况,BACTEC MGIT 960和罗氏培养时间。结果共有1 998例送检标本,污染率4.30%(86/1 998),1 912例标本列入本次统计,786份标本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为41.10%(786/1 912)。3种方法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9.22%(750/1 912)、34.83%(666/1 912)和25.05%(479/1 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CTEC MGIT 960和罗氏培养总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82和20.64d,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率由高到低的检测方法为BACTEC MGIT 960仪、罗氏培养、抗酸涂片。BACTEC MGIT960培养时间明显短于罗氏。BACTEC MGIT 960仪在分枝杆菌培养中,阳性检出率高、培养时间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目前三种检测手段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280例结核病人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和两种结核抗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0例结核病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85%(23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40.00%(112/280),胶体金法(TB-DOT)阳性检出率为74.64%(209/280),免疫层析法(TB-CHECK-1)阳性检出率为50.71%(14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与TB-DOT、TB-CHECK-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TB-DOT和TB-CHECK-1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OT的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三种方法联合用于临床结核病检测,可以将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提高1倍。TB-DOT的检测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一种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的诊断方法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方法 收集115例患者,采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其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在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的疑似结核病例中的检出率.结果 T-Spot.TB试验灵敏度83.3%,特异度81.3%.用该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结核病而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的患者进行诊断,并追踪观察以疗效作为标准,结果阳性率达67.9%,阴性除外结核的符合率是75.0%.结论 将T-Spot.TB试验用来作为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那邦口岸中缅双边贾第虫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整群随机抽取中国盈江县那邦镇和缅甸拉咱市边境自然村,对调查点内居住时间>1年的边民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新鲜粪便碘液涂片镜检,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6个自然村903人,平均年龄为(22.81±18.82)岁;总贾第虫感染率为13.51%,其中调查2个中国自然村286人,感染率为2.10%;调查4个缅甸自然村617人,感染率为18.8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国籍、年龄、民族、用手抓饭、喝生水、饮用水源、近1月内腹泻、使用厕所类型和粪便带粘液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国籍、年龄、民族、喝生水和粪便带粘液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直接饮用被粪便污染的水源是缅甸边民贾第虫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现状。方法 2008年8~10月,在中缅边境(西段)整群随机抽样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镇2个自然村和缅甸拉咱市4个自然村,逐户收集双边边民的新鲜粪样,用碘液涂片法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E.h)/迪斯帕内阿米巴(E.d)包囊,用ELISA方法检测E.h Gal/GalNAc黏附素抗原。结果中缅双边共调查903人,E.h/E.d感染率为1.77%(16/903),E.h感染率为15.17%(137/903)。其中调查中方边民286人,E.h/E.d和E.h感染率分别为1.40%(4/286)和11.89%(34/286);调查缅方边民617人,E.h/E.d和E.h感染率分别为1.94%(12/617)和16.69%(103/617);中缅边民E.h/E.d感染率和E.h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E.h/E.d=0.34,χ2E.h=3.51,P均>0.05)。结论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肝衰竭对患者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及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联合不同中药组方进行结肠透析,每日一次.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统计分析数据,比较2组间和组内患者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内毒素水平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分别为r=0.977,P=0.023;r=0.962,P=0.038).对照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血清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967,P=0.033).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肝衰竭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比例法为检测标准,了解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PhaB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涂片阳性和涂阴培阳病人标本,利用PhaB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的耐药性进行直接和培养后检测。结果156例标本中,112例抗酸染色(+)以上,44例(+)以下及涂阴培阳。PhaB法对(+)以上和(+)以下及涂阴培阳的痰标本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2.61%、96.63%、93.75%和80.00%、100.00%、95.46%。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比例法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结核病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中Mtb培养检测情况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1928例结核病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2046份标本,包括痰、支气管刷检物或肺泡灌洗液、胸腹腔积液、脑脊液、尿液、脓液、其他标本(淋巴液、心包积液、分泌物、穿刺液等)。使用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和中性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分别记录初始抗酸涂片结果,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中性罗氏培养基报告阳性后的涂片结果。分别对培养时间、培养阳性率、培养污染率及5种一线抗结核药物(S、INH、RFP、EMB和PZA)的耐药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和中性罗氏培养基阳性率分别为38.2%(782/2046)和32.6%(666/2046);结核诊断率37.3%(719/1928);抗结核一线药耐药率为41.9%(212/506),耐多药率(至少同时耐INH和RFP)为20.0%(101/506)。结论 昆明地区结核病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那邦口岸中缅双边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那邦口岸和缅甸拉咱市边境自然村,收集调查点内居住一年以上边民的新鲜粪便,碘液直接涂片镜检法镜检一次。结果调查中国边民286人,检出蠕虫2种和原虫8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9.23%,其中蠕虫感染率为10.49%,原虫感染率为9.79%;调查缅甸边民617人,检出蠕虫5种和原虫9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7.12%,其中蠕虫感染率为9.56%,原虫感染率为29.50%。结论与中国边民相比,缅甸边民蓝氏贾第鞭毛虫流行严重,感染率为18.80%,是中国边民的10.81倍,其他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中缅双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那邦口岸应加强缅甸边民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