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8岁。全身散在褐色角化性丘疹伴瘙痒2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柱状角化不全,部分角化不全柱下可见部分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片状淋巴细胞浸润。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提示患者MVK基因突变。诊断: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治疗: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抗组胺药和外用维A酸药物3个月余,皮疹逐渐消退,瘙痒缓解,目前患者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2.
超氧化物歧化酶应用研究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在抗衰老、防辐射、防治肿瘤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因此在化妆品、食品及临床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本文从其分布、分类、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相关应用等方面概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IL-22处理后HaCaT细胞Cx43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影响,以及该过程是否与JNK通路有关,进一步阐明ATRA对GJIC功能影响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筛选ATRA影响IL-22处理HaCaT细胞最适处理时间;划痕标记染料示踪试验观察GJIC功能影响;免疫荧光检测ATRA和/或IL-22处理组Cx43、p-JNK、JNK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TRA使HaCaT细胞的GJIC功能呈处理时间依赖性上升。ATRA作用于IL-22诱导HaCaT细胞后, Cx4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 GJIC功能上调,p-JNK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ATRA可抑制IL-22介导的Cx43表达减少和GJIC下调作用,这一过程与JNK通路无关。  相似文献   
4.
报告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皮肤转移1例。患者女,53岁,会阴肿胀,双腹股沟、下腹部结节半年余,加重伴瘙痒、疼痛两周。患者2年前曾有“卵巢癌”病史并化疗十余次,自述病情稳定。皮肤科检查:外阴肿胀明显,阴道充血,阴阜、双侧腹股沟区呈簇状密集分布的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暗红色结节,下腹、右大腿内侧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结节,质地坚硬,有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见境界清楚肿瘤细胞团块,腺腔样结构,瘤细胞立方形,异型性明显,胞浆丰富,胶原增生,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淋巴管及血管腔内肿瘤细胞团块。免疫组化检查:CK7、CA-125、P16均阳性。诊断: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皮肤转移。  相似文献   
5.
特应性皮炎(AD)是目前最常见、反复发作、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免疫性皮肤病之一.IL-33是IL-1家族成员之一,上皮细胞会因机械创伤、细菌和外源性蛋白酶等触发因素释放IL-33,IL-33通过长型血清刺激因子-2(ST2)和多种细胞上的IL-1受体附件结合,并激活第2组固有淋巴细胞(ILC2s)、Th2细胞、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1例83岁的男性患者,掌跖角化性丘疹病史5年,症状为在手掌出现长度为1~2mm,直径为0.5~1.5mm不等的角化性丘疹,脚掌相同皮损较少,未接受治疗,无家族病史。患者既往患有肺石棉沉着病(职业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阵发性房颤、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自2004年以来,患者一直在皮肤科治疗复发性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症。  相似文献   
7.
护士长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角色,是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人员,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医院声誉,影响病人的康复。卫生部把2005年定为医院管理年,管理年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内涵建设,改进医院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控制医疗费用,服务人们群众。因此,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理管理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是我院护理部的主要任务。要充分加大护理管理力度,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能作用,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在哺乳动物细胞核中普遍存在的非组蛋白性核蛋白。生理情况下HMGB1维持核小体的稳定和调节基因转录。在细胞应激、损伤、坏死时,HMGB1由免疫细胞主动释放或经损伤、坏死细胞被动分泌到细胞外,作为促炎症因子,与特定的受体结合进一步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释放。多项研究证明HMGB1在脓毒血症、缺血再灌注、炎症、创伤、肿瘤等发病过程均有参与。近年来,研究发现HMGB1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促进Treg向Th17细胞分化。而Th17细胞分化是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就HMGB1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负重关节,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膝关节慢性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功能减退.作为人体主要关节之一的膝关节更为明显,关节软骨及骨质的退变刺激关节囊产生炎性反应,刺激引起疼痛,活动受限,继而活动量减少,肌肉及骨质废用性加速退变,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对35 例膝关节病例行数字化X线摄影(DR)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退变的病理基础及两者对照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淋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对生活质量及生殖能力危害最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峻,严重影响对淋病的有效治疗及传播的控制。应对日益严重的淋球菌耐药问题,除了研究病原菌的遗传特征及基因变异之外,如何加强药物的科学应用,提高治疗效能,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控制其传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在治疗淋病药物使用的策略方面,如何既能提高治疗效能加强疗效,又可抑制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进行了有益的研究,通过监测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适度增大用药剂量、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等综合措施有效预防及控制淋球菌耐药菌株的形成与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