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依替巴肽治疗Pipeline置入后急性血栓形成的剂量选择和疗效观察。 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使用依替巴肽治疗脑动脉瘤后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即刻脑血管造影(DSA)、血流灌注(TICI)分级、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依替巴肽的适宜治疗剂量。 结果12例患者在置入Pipeline治疗过程中发现有程序内血栓栓塞并发症,通过依替巴肽治疗后,10例患者TICI Ⅲ级,mRs和NIHSS评分0分,1例患者TICI Ⅱa级,mRs和NIHSS评分1分,1例患者TICI Ⅱb级,mRs和NIHSS评分1分。 结论依替巴肽是治疗Pipeline置入过程中急性程序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抢救策略。采用0.2 mg/kg术中单次推注或术后0.5 μg/(kg·min)维持输注的剂量策略可提供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脑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腰穿组和引流组,每组各70例。其中腰穿组患者接受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治疗,引流组患者接受腰大池引流鞘内注射治疗,所有患者均按颅内感染常规治疗进行基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效果、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方法治疗脑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均有效,但引流组的治愈率为90.00%(63/70),明显高于腰穿组的61.43%(4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穿组的平均有效治疗时间为(9.47±2.4) d,明显长于引流组的(6.25±1.8) d,且治疗过程中腰穿组诉腰痛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引流组(15例vs 16例),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脑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外科治疗后,本组128例患者存活116例,术后随访ADL分级为Ⅰ级22例、Ⅱ级34例、Ⅲ级49例、Ⅳ级7例、Ⅴ级4例,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早期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外科干预是合理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继发脑干损伤脑干功能衰竭死亡患者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患者1例,脑水肿合并肺部感染死亡患者1例。2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在积极治疗患者原发病的基础上,静脉使用抗生素并进行脑脊液引流及置换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做好预防工作,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创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sTBI)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0例sTB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监测组和非监测组,每组各65例,其中监测组患者开颅术后行有创颅内压监测,非监测组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甘露醇应用情况、GO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非监测组患者相比,监测组患者甘露醇应用时间、应用剂量,以及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监测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预后良好率为81.54%(53/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动态监测sTBI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