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序贯法测定氯胺酮在小儿 MRI检查麻醉中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需在全麻下行MRI检查的小儿 34例.氯胺酮初始剂量选择6 mg/kg肌肉注射,观察前一小儿麻醉效果而序贯地按0.5 m∥kg的药量递增或递减.一次肌肉注射即可连续无中断地完成MRI检查为麻醉效果满意,否则为麻醉失败,下一例小儿需递增氯胺酮用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氯胺酮的ED50.结果 氯胺酮的ED50为7.058 mg/kg,95%的可信限为6.833 6 ms/ks~7.289 8 ms/ks.结论 序贯法测定半数有效剂量简便、高效、结果可信,所得氯胺酮的ED50可指导临床更迅速、安全地完成小儿 MRI检查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Spinocath导管针用于老年病人连续腰麻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 Spinocath导管针用于老年病人连续腰麻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病人60例,年龄 60~80岁,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例。Ⅰ组连续腰麻组;Ⅱ组连续硬膜外组。两组都选择L2-3或L3-4做穿刺点。I组插入24G Spinocath导管针,两组局麻药均为0 5%布比卡因。I组负荷剂量为1.5~2.5ml,Ⅱ组负荷剂量为8—13ml,手术时间如超过2h,再注入l/3负荷剂量。两组术后都接微量输液泵进行术后镇痛,镇痛药液均为0.125%布比卡因+0.0006%芬太尼,I组负荷量为0、5ml,背景剂量为0.5ml/h,PCA单次注药0.5ml,锁定时间为8min。Ⅱ组负荷量为2ml,背景剂量为2ml/h,PCA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min。两组术后镇痛时间均为50h。观察术中阻滞感觉神经的时间,平面扩散范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MBS)、血压及心率下降程度,术中辅助用镇痛镇静药情况,术后镇痛VAS评分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与Ⅱ相比,I组阻滞感觉神经显效时间明显缩短,MBS评分明显升高(P<0.01)。给药后5min血压的下降程度明显降低(P<0.05);病人辅助用芬氟合剂量明显减少(P<0.01);VAS评分显著降低;恶心、呕吐、腰背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而头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Spinocath导管针用于老年病人连续腰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其与阿片类药联合用于术后镇痛 ,可提高镇痛效果[1] ,但与镇痛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同时存在。我们选用 0 2 %罗哌卡因伍用不同剂量的阿片类药 ,采用微量泵持续硬膜外输注术后镇痛 ,旨在观察其镇痛效果和副作用 ,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配方提供依据。表 2 安静和躯体运动时患者疼痛程度例组别例数 无痛安静运动轻度安静运动中度安静运动重度安静运动优良率 (% )安静运动Ⅰ组 2 0 2 0 1 0 0 90 1 0 0 1 0 0 95 Ⅱ组 2 0 1 5 93 5 2 4 0 2 90 70Ⅲ组 2 0 1 6 741 1 0 2 0 0 1 0 0 90 △Ⅳ组 2 0 1 4 5 4 8…  相似文献   
4.
导管针连续腰麻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导管针连续腰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病人60例(年龄60-80岁)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I组为连续腰麻组;Ⅱ组为连续硬膜外组。两组都选择L2-3或L3-4做穿刺点。I组插入24GSpinocath导管针,两组局麻药都为0.5%布比卡因。I组负荷剂量为1.5-2.5ml,Ⅱ组负荷剂量为8-13ml,手术时间如超过2h,再注入1/3负荷剂量。两组术后都接微量输液泵进行术后镇痛,镇痛药液都为0.125%布比卡因+0.0006芬太尼,I组负荷量为0.5ml,背景剂量为0.5ml/h,PCA单次注药0.5ml,锁定时间为8min。Ⅱ组负荷量为2ml,背景剂量为2ml/h,PCA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min。两组术后镇痛时间均为术后50h。观察指标为术中阻滞感觉神经时间,平面扩散范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简称MBS),血压及心率下降程度,术中辅助用镇痛镇静药情况,术后镇痛VAS评分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人阻滞感觉神经时间I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MBS评分I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给药后5minI组和Ⅱ组比较血压下降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I组有10.3%的病人辅助用镇痛药,而Ⅱ组有46.7%的病人辅助用镇痛药;术后镇痛VAS评分I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I组有2例出现头痛(6.7%),1例出现恶心呕吐(3.3%),Ⅱ组有6例出现腰背痛(20%),10例出现恶心呕吐(33.3%)。结论:导管针连续腰麻较连续硬膜外麻醉具有起效迅速、局麻药用量少、阻滞完善、肌肉松弛、术后镇痛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椎管内麻醉及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卵巢癌患者全麻期间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均为20例.S组予舒芬太尼0.4ng·ml-1效应室靶控输注,F组予芬太尼2μg/kg静注并适时追加.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后5min(T1)、手术后30min...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效应室靶浓度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双靶控输注用于老年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ERCP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65~90岁,随机分为A、B、C 3组(n=30)。ERCP术前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行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设为3.0、3.5和4.0 ?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为1.5 ng/mL,靶控输注泵显示二者效应室浓度达目标浓度时开始检查,检查结束时停止靶控输注。于麻醉诱导前(T0)、进镜时(T1)、镜至十二指肠乳头(T2)、术中(记录术中任意3次取平均值)(T3)、患者清醒(T4)时监测血压(SBP/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用量、SpO2最低值、操作时间、患者苏醒时间。记录需麻黄碱静注、体动、呛咳和打鼾的患者例数。结果 3组SBP、DBP、HR、SpO2数学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C组的打鼾患者比例最高(P<0.05)、SpO2值最低(P<0.05)、苏醒时间最长(P<0.05)。A组体动和呛咳的患者比例最高(P<0.05)。C组出现2例SpO2<85%,3组均无出现心率失常的不良事件。结论 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3.5μg/ mL复合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1.5 ng/mL靶控输注用于老年人ERCP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赵伟成  梁幸甜  李恒 《广东医学》2005,26(6):856-857
目的研究曲马多用于减少胸腔镜下行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术后烦躁的效果。方法择期胸腔镜下行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A(对照组)和B(曲马多组)两组,在术毕缝皮前停用麻醉维持药,B组予曲马多50mg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行烦躁等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A组术后烦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苏醒时间延长。两组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曲马多能减少胸腔镜下行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术后烦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按不同诱导方案行剖宫产全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足月剖宫产的产妇30例,随机分为靶控组(TCI组)和静脉推注组(IV组).两组产妇从0~5min按时间点完成给药、切皮、插管过程,随后根据胎儿娩出时间采取相应方案维持麻醉.诱导药物包括丙泊酚、顺式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和艾司氯胺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不同靶浓度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方法 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5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三组,P5.0组、P5.5组和P6.0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全凭静脉麻醉,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3.0 n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5.0、5.5、6.0 μg/ml靶控输注,两者效应室靶浓度达到目标浓度时开始检查,检查结束停止用药.检查期间采用高频喷射通气供氧,频率150次/分,推动压力0.2 MPa,I:E为1:1.5.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至鼻道(T2)、至声门(T3)、至隆突(T4)、至主支气管(T5)、至叶支气管(T6)、灌洗活检(T7)、术毕(T8)、患者睁眼(T9)和清醒(T10)时的MAP、HR、SpO2、NT值.记录麻醉诱导时间(从用药到检查开始)、检查持续时间、呛咳情况、患者睁眼和苏醒时间.记录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麻黄碱静注、尼卡地平及艾司洛尔静注的例数.在T0、T8、T10三个时点分别抽取患者的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O2和PCO2值.结果 三组MAP、HR、SpO2波动均在正常范围内.P6.0组的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高于P5.0组和P6.5组(P<0.05).P5.5组和P6.0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P5.0组(P<0.05).P5.5组术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P5.0组和P6.0组(P<0.05).三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5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P5.0组和P6.0组(P<0.05).三组均未出现SpO2<85%或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三组间PO2和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5.5 μg/ml复合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3.0 ng/ml靶控输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术麻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