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腰椎小关节病的CT表现,评价CT对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5例因腰腿痛就诊的患者,通过CT检查确诊为腰椎小关节病108例。结果:CT能有效地显示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骨性关节面改变,关节"真空"征,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关节囊钙化,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并存症椎间盘突出、膨出、真空现象,黄韧带肥厚,许莫氏结节,腰椎退行性滑脱。结论:CT为腰椎小关节病及并存症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功能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工种石棉肺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变及特点.方法 将30例石棉肺患者按工种分为压型组、梳纺组和原棉组,每组10例.分别于受试者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屏气行全肺扫描,测定肺容积指标(最大吸气与呼气末肺容积、肺容积差、肺容积比)、平均肺密度指标(吸气与呼气末平均肺密度、肺密度差、肺密度比)和小气道指标(吸气与呼气末壁厚直径比率、吸气末支气管壁面积百分比).结果 压型组、梳纺组和原棉组在性别、年龄、接触史、分期(Ⅰ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容积、平均肺密度和小气道指标中,3组间呼气末平均肺密度、呼气末左肺平均肺密度、呼气末右肺平均肺密度、呼气末与吸气末平均肺密度比、吸气末壁厚直径比率、吸气末支气管壁面积百分比和呼气末壁厚直径比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梳纺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与原棉组和压型组比较,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原棉组和压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压型组和原棉组比较,梳纺组石棉肺患者的肺气肿及小气道壁和肺泡隔纤维性增厚更为明显,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功能成像技术评价石棉肺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和肺功能指标的改变及特点.方法 61例石棉肺患者与30名健康者根据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肺活量分为肺呼吸功能正常组、轻度损伤组、中重度损伤组.对每个受检者分别在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屏住气行全肺扫描,对肺容积、肺密度、小气道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肺呼吸功能正常组、轻度损伤组、中重度损伤组的各项肺容积指标(吸气与呼气末肺容积、容积差、容积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平均肺密度指标(吸气与呼气末平均肺密度、肺密度差、肺密度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小气道指标(吸气与呼气末壁厚直径比率、支气管壁面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肺功能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评价石棉肺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随着石棉肺患者肺呼吸功能障碍的发展,其肺总量降低,双肺的残气量逐渐增多,肺气肿逐渐加重,小气道壁和肺泡隔纤维性肥厚逐渐增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T肺功能成像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期石棉肺患者40例,均接受螺旋CT肺功能检查及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两种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计算并分析石棉肺患者肺容积参数与常规肺通气功能容积参数的相关性及像素指数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1)石棉肺患者CT肺容积参数吸气末肺容积(Vin)与肺通气功能参数最大肺容量(TCL)、呼气末肺容积(Vex)与残气量(RV)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Vin—Vex)与用力肺活量(FvC)及残气量,最大肺容量(RV/TLC)、vex/Vin与RV、FVC及RV/TLC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0.01)。(2)吸气相及呼气相石棉肺患者像素指数(PI-910及PI-950)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及FEV1/FVC%)间均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其中呼气相相关性更好。结论:CT肺功能成像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反应I期石棉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谱芯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放疗在大肠癌治疗中的重要靶点.方法 在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5781基因表达谱数据,利用R编程语言得到放疗后大肠癌样本相对于未放疗大肠癌样本、未放疗大肠癌样本相对于未放疗正常大肠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在线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对于在两组差异表达基因中同时出现的部分,利用HPRD数据库构建它们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结果 放疗后的大肠癌样本相对于未放疗的大肠癌样本存在702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未放疗的正常大肠组织相比,未放疗的大肠癌样本中存在12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等与细胞生物活动及炎症相关的生物过程中;且这两组差异表达基因重合了16个基因,在它们的PPI网络中,PTGS2、SDCBP2等基因与其他基因联系较密切,可能是放疗的重要靶标基因.结论 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可能得到大肠癌放疗的重要靶标,这对其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肺功能成像技术评价石棉沉着病病人在疾病不同分期中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明确诊断的石棉沉着病病人21例及正常对照组21例,同时收集受检者年龄、性别、接触史、工种等基本信息。对每位受检者分别在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屏气行全肺扫描,采用Siemens Pulmo肺定量分析软件对CT肺容积、密度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石棉沉着病组与对照组的肺容积指标和平均肺密度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SD-t检验对石棉沉着病不同分期组与对照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进行多重比较,并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对石棉沉着病不同分期组间的粉尘接触史和工种类型进行比较。结果 1石棉沉着病Ⅰ期组与Ⅱ期组在职业接触史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3,P0.05),并且随着职业接触史时间的延长,Ⅱ期病人的出现概率增高;而两组病人在不同工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石棉沉着病组吸气相肺容积(V_(in))、左肺V_(in)(LV_(in))、右肺V_(in)(RV_(in))、吸气相和呼气相的肺容积差(V_(in)-V_(ex))均较对照组减小;右肺呼气相肺容积(RV_(ex))、呼气相和吸气相的肺容积比(V_(ex)/V_(in))较对照组增大(均P0.05);而两组间V_(ex)和LV_(e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间吸气相平均肺密度(MLD_(in))、吸气相左肺平均肺密度(LMLD_(in))和吸气相右肺平均肺密度(RMLD_(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石棉沉着病组呼气相平均肺密度(MLD_(ex))、呼气相左肺平均肺密度(LMLD_(ex))、呼气相右肺平均肺密度(RMLD_(ex))、呼气相和吸气相的平均肺密度比(MLD_(ex)/MLD_(in))均较对照组增大,而呼气相和吸气相的平均肺密度差(MLD_(ex)-MLD_(in))较对照组减小,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石棉沉着病Ⅱ期组较Ⅰ期组和对照组的RV_(ex)均增大;石棉沉着病Ⅰ期组和Ⅱ期组的V_(in)-V_(ex)均较对照组减小,且Ⅱ期组的V_(in)-V_(ex)低于Ⅰ期组(均P0.05);3组间其余肺容积指标和CT平均肺密度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石棉沉着病病人肺功能改变的特点为肺总量、左肺和右肺总量减低,双肺残气量、左肺和右肺残气量升高,用力肺活量降低,肺气肿形成,而且石棉沉着病病人的粉尘接触时间越长其病情越严重。多层螺旋CT肺功能成像技术在评价石棉沉着病病人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272-274,276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肺实质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卫星病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SPN是一种常见的放射学征象,多种良、恶性疾病的共同表现,临床上没有特殊的症状,常常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因此,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计算64-S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82%,94.35%和70.80%;进一步去除钙化节段,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09%,97.33%和84.09%,其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较前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