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膜后囊腺癌罕见。笔者曾收治1例成人女性腹膜后巨大囊腺癌破裂患者,报告如下。患者,女,34岁。20天前在月经周期中出现右下腹阵发性绞痛,发热,体温38C,并发现右下腹肿物,生长快,20天来增大近一倍。体检:右侧腹部有一巨大肿物,轻压痛,不活动。CT示:右腹膜后可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早期胃癌的微创治疗进展很快,并已取得国内外的共识。对进展期胃癌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尽管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尚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从应用前景看,随着术者技术的完善、观念的改变、经验的积累、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必将在胃癌手术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胃类癌生物学行为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类癌特有的生物学行为与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1964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26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胃类癌病例资料,对其肿瘤大小、胃壁侵犯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术后辅助化疗和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8岁。其中18例(69.2%)肿瘤侵犯胃浆膜;12例(46.2%)有区域淋巴结转移;10例(38.5%)术后接受辅助化疗;14例(53.8%)在随访中出现肝转移。肿瘤大小与胃壁侵犯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发生及5年生存率无关(P>0.05)。生存分析提示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影响生存时间(P<0.05)。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6.7%、16.7%和0,预后较差;化疗与否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类癌术后辅助化疗并无益处,其预后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仆  梁寒 《天津医药》2004,32(5):310-311
胃肠道手术病人早期营养支持的概念已逐渐被人们接受,众多临床试验证明了长时问饥饿状态对于手术病人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多数学者认同手术后1~2d开始营养支持有利于围手术期的恢复。营养不良是胃肠道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后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但胃肠道手术后肠内外营养的选择,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2003年44例全胃切除后胃癌病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比较的临床试验结果以及我们实施肠内营养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有其独特的行为特点,治疗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争议与共识。既往早期胃癌治疗以传统追求肿瘤根治的开腹标准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提高以及外科手术器材的进步,针对早期胃癌所实施的外科治疗逐步转变为以内镜及腹腔镜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以及在肿瘤根治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留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以改善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早期胃癌的治疗模式呈现多学科化、精准化特点,对符合适应证的早期胃癌病人,内镜治疗是首选,其微创优势更加明显。对于非内镜治疗适应证的病人,内镜与腹腔镜的双镜联合手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标本中淋巴结精细分拣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实施胃癌根治术的727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手术切除标本中淋巴结分拣方式分为精细淋巴结分拣组和区域淋巴结分拣组,分析两组患者送检淋巴结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患者淋巴结送检数目明显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在T分期、N分期以及TNM分期相同的情况下,精细淋巴结分拣组送检淋巴结数目显著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也显著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此外,两组患者送检淋巴结数目与转移淋巴结数目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精细淋巴结分拣组r=0.181,P=0.023;区域淋巴结分拣组r= 0.227,P < 0.001),且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患者的送检淋巴结数目与转移淋巴结数目之间相关性弱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患者。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精细淋巴结分拣可以提高送检淋巴结数目,提供精确的术后淋巴结分期,减少分期迁移,可以在临床上规范性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犬小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3只比格犬分为对照组(3只,仅行假手术),全胃切除后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进行消化道重建(FJI组,7只)和全胃切除后采用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RY组,3只)。手术后48h处死比格犬。处死前1h灌人活性炭,检测小肠转运率。取吻合口上下5cm的小肠,分别应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干涉显微镜观察和检测小肠炎性反应,小肠组织卡哈尔细胞(ICC)分布及上皮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和FJI组的小肠转运率分别为0.14±0.03和0.32±0.11,显著低于RY组(0.52±0.21,P〈0.05)。FJI组较RY组的小肠分布更多的ICC;FJI组的小肠浆膜炎性反应(包括出血、纤维渗出、溃疡)、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小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均不如RY组明显。结论减少手术创伤、保持小肠连续性的功能性间置空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方式,具有更好的食物储存功能,有利于术后小肠动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靶向药物是治疗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GIST)的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耐药后,特别是外显子9突变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疾病控制率。TKI联合手术切除可能延长GIST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TKI联合手术可能是目前治疗复发转移GIST的最佳模式。多激酶抑制剂regorafenib和帕唑帕尼(pazopanib)对标准治疗失败的GIST患者仍可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病例1男,67岁,因“左上腹痛14d”于2012年8月2日入院。腹部CT示脾胃之间软组织肿物,考虑胃的胃肠间质瘤:超声内镜提示胃底固有肌层一8cm×8cm低回声肿物。于2012年8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近端胃次全切除术,病理确诊胃高度恶性GIST。  相似文献   
10.
腹腔干是一短而粗的动脉干,约于第一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前壁。继则分为3支,即胃左动脉、肝动脉及脾动脉,分别供给腹腔上部脏器(胃、肝、脾、胰及十二指肠等)。然而以上3支的起点变化较多,国内外学者根据自己的见解,将腹腔动脉的分支列为若干类型,并相互补充。本文从腹腔干的分支变异类型、分型发展及其意义3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作者根据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动脉的起源对变异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肝胃脾干型、肝脾干型、肝胃干型及胃脾干型,其他包括肝脾肠系膜干型、肝胃脾肠系膜干型、肝胃脾结肠干型、肝胃脾胰干型、胃脾干加肝肠系膜干型、肝胃脾肝左干型、肝胃脾胰十二指肠干型和肝胃干加肝脾干型等。从Lipshutz、Adachi、Michels分型及张年甲分型等介绍腹腔干变异分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