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口疳散治疗复发性口疮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口疳散治疗复发性口疳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其中年龄小于20岁者6例,21~30岁11例,31~40岁16例,41~50岁14例,50岁以上3例.病程在一年以内者19例,1~5年23例,6~10年7例,10年以上1例.其诱发因素多为精神刺激、劳倦及久病体虚、久服燥烈、泻火败胃、辛辣肥甘之品等.中医辨证分型:心脾积热19例、阴虚火旺23例、脾胃虚寒6例、脾肾阳虚2例.[治疗方法]①外用口疳散:硼砂、枯矾、人中白~(煅)、青黛各30g,血竭、象皮各15g,冰片、蛇蜕各10g.上药共为极细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法:患者用淡盐水漱口后,取药少许外敷患处,任口涎自然流出,一日4次.②内服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辨证,对心脾积热型用凉膈散加减,阴虚火旺型用知柏地黄汤加味,脾胃虚寒型宜黄芪建中汤,脾肾阳虚型宜金匮肾气丸治疗.  相似文献   
2.
针药结合治疗产后缺乳12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广慧  刘淑芹 《四川中医》1999,17(10):39-39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结合内取中药治疗产后缺$L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三一股资料本组120例产后缺乳患者,病程最短者产后5天,最长者180天;胎次:第一胎%例,第二胎24例;辨证底气血亏虚者对例,肝气郁滞者对例。其诊断依据、征候分类、疗效评定均按《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l.3-W)中产后缺乳的标准执行。2治疗方法2.l针灸治疗取穴:昭中、乳根、少泽。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肝气郁滞加大冲。手法:少泽穴点刺放血,余穴依证之虚实分施捻转补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1次,3次为1疗程。2.2中药内服基本处方…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与少腹逐瘀颗粒相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针刺和内服中药少腹逐瘀颗粒相结合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5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结合内服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合并红外线(TDP)照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电针合并TDP照射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57例患者中治愈44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结论电针合并TDP照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9例给予夹脊穴针刺,研究组61例联合给予头针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72.13%、有效率96.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7%、8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喘病5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峥  柴广慧 《四川中医》2005,23(4):47-48
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加味对中医喘病的疗效。方法:内服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味,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剂为1疗程。观察患者喘息及其它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改善情况。结果:观察550例中,有效率为94%(517/550)。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医喘病具有良好疗效,能够较好地缓解症状,明显提高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柴广慧 《中医药学报》2010,38(5):125-126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和快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根据临床腰痛部位,以相应椎体上下华佗夹脊穴为主,辅以腰痛穴快速针刺。结果:8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80例治愈,治愈率92.54%。结论:电针夹脊穴和快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简便易行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的疗效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92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联合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3.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13%;观察组眩晕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9.63±3.71)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16±3.39)分;观察组治疗前脑动脉血流减慢者或增快者治疗后脑动脉血流Vm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VBI所致眩晕可双向调节脑动脉血流速度,迅速缓解眩晕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