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胃肠道胃泌素(gastrin,G)细胞的分布、形态特征及氢化考的松对大鼠胃窦G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G细胞主要分布于大鼠胃窦,进入十二指肠骤然显著减少。细胞呈锥体形、梭形、烧瓶形、卵圆形等,免疫反应性较强。注射氢化考的松25mg/次、5mg/次,2次/天共7天及10mg/次、2次/天共3天,胃窦G细胞数量较对照组都有显著增加。注射氢化考的松10mg/次、2次/天共7天或1次注射10mg,胃窦G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但注射10mg/次、2次/天共7天较注射10mg/次、2次/天共3天及5mg/次、2次/天共7天,胃窦G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结论:氢化考的松对大鼠胃窦G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70例患者(包括60例针麻及10例药麻),在针(或药)麻前及诱导20分钟后各自患者耳垂取血一次,部分患者在针刺24小时后又取血一次。电针主穴为合谷或足三里。作为体外细胞免疫检测方法我们采用改进的微量全血技术做玫瑰花(包括活性、非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在做活性玫瑰花试验的同时,计数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分类百分数以计算活性玫瑰花形成细胞(RFC)的绝对值。结果见到在活性RFC中针刺诱导后提高均值为12.7±1.43,降低均值为6.8±1.77。活性RFC绝对值的提高均值为175.33±63.59。然而药麻组的活性RFC在药麻后变动不明显。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提高均值为12.7±1.29,降低均值为7.0±2.19。在针刺24小时后仍见提高效应。以上提高变动多见于针前细胞免疫水平偏低或一般者,而降低变动可见于针前水平偏高者。在活性、非活性玫瑰花及淋巴细胞转化三项试验中,提高或降低变动相符,提高约12~13%,降低约6~7%,两者相比皆以提高为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对64只豚鼠的血淋巴细胞,分别在电针、给予纳洛酮或外源性阿片样肽(OLP)等不同条件下,以PAP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甲脑啡肽(MEK)、亮脑啡肽(LEK)及β-内啡肽(β-EP)的免疫反应(IR)。另对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标本,随后显示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约96%的血淋巴细胞呈强弱不等的OLP阳性反应。甲脑啡肽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MEK-IIRL)和β-E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与ANAE的点型淋巴细胞,均呈显著正相关;但LEK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与ANAE的点型淋巴细胞的相关不显著。电针豚鼠“足三里”穴后,MEK、LEK及β-EP的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提高。将电针组、纳洛酮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做比较,见3组间的OLP(包括脑啡肽和内啡肽)的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差别皆不显著。但当分别加10~(-7)mol/L MEK、LEK和β-EP体外孵育淋巴细胞后,纳洛酮对OL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有抑制效应,纳洛酮组和电针组的OL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均呈显著差异。在外加10~(-12)~10~(-3)mol/L MEK体外孵育淋巴细胞后,可见电针组比对照组在10~(-10)~10~(-3)mol/L浓度间MEK免疫反应呈现一个明显高峰,提示电针可能提高潜在未结合的MEK受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ANAE标记人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改进及细胞分型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标记人周血淋巴细胞方法的10项步骤对比,见到对分离的淋巴细胞以戊二醛弱固定,15%福尔马林钙(1.3%)复固定时,酶活性保存和胞核复染好。此福尔马林钙固定全血膜片,尚具有溶解红细胞的优点,尤其是固定以磷酸缓冲盐水稀释的血膜片,比血涂片更易使片上的红细胞溶去,而使淋巴细胞数目集中,易于计数。以国产重氮化副品红及0.5mg/ml的α-醋酸萘酯浓度的培育液,于37℃培育约2h,ANAE细胞分型辨别较好。共观察28例成人,血片淋巴细胞及分离的淋巴细胞的ANAE分型中,点型约占56%,弥散型约占25%,阴性型约占19%,两者计数结果近似。对同一个体分离的淋巴细胞与血片淋巴细胞做对比观察,见到点型减少不显著,弥散型明显增多,阴性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10只正常大鼠胃肠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特点。结果如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胃窦、胃体及十二指肠。细胞形态多样,有柱状、锥体状及特殊的杯状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细胞基部紧贴基膜,免疫反应性强弱不一。多数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阳性物质可达肠倥面或腺腔面,有时腔内可见到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阳性物质,说明促肾  相似文献   
6.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氢化考的松对大鼠垂体及胃肠道促肾上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adrenocorticortrophichomoneimmunoreactivity,ACTH-IR)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氢化考的松,大鼠垂体前叶和十二指肠近端粘膜ACTH-IR细胞免疫的反应性减弱,细胞数量减少,尤以垂体前叶细胞更敏感,胃窦和十二指肠腺ACTH-IR细胞免疫反应性则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稳定性玫瑰花形成细胞(Es—RFC)代表活化的T淋巴细胞。本文从E—玫瑰花(细胞免疫)和醋酶染色(细胞化学)两方面来观察,针刺对Es—RFC的效应见到24例患者外周血稳定性玫瑰花百分数.针前21例在5%以下(一般水平),针后有显著提高(P<0.005),并见有一定的调整作用,而且针刺效应多可持续24小时。同时也观察到Es—RFC的酸性非特异性醋酶(ANAE)分型变化,针刺前后均以点型为主约占47—52%,其次为弥散型约占36—33%,其它型(以阴性为主)约占17—15%。针后点型提高及弥散型和其它型降低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关于对人体或动物进行针刺或电针后,白细胞总数有一时增加,2—3小时达高峰,或有一时减少,已见报导。并且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也随针刺穴位、针刺强度和个体机能状态不同而异。关于电针诱导后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的报导较多,但也有不同报导。此外,在电针诱导对自血液分离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细胞免疫检测方法中,常用的有玫瑰花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及微量细胞毒试验方法等。国外多采用静脉血,用血量较多,病员负担也较大。国内玫瑰花试验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单项检测方法中,皆有用微量血的报导。以前我们对前者也做过一些观察,现在我们考虑从耳垂取微量周缘血是否  相似文献   
10.
成人和成体羊心脏心内膜的组织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成体羊和人心脏心内膜细胞,探讨心内膜的一般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取12只山羊和6例人尸检心脏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与成人心脏均发现内皮细胞无丝分裂相.内膜细胞来自成血-血管内皮干细胞归巢和内化及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内膜细胞可以演化形成心肌细胞.结论:正常成体心脏一般组织动力学特征是内膜细胞以多种方式来源于成血-血管干细胞,内膜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演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