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护理指导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住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回家后正常自然生活;干预组由护理人员每半月与受试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予以护理指导。并分别在出院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的sF一36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sF-36量表中,机体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分别为(76.8±9.81),(63.4±8.6),(65.2±9.2),(59.1±14.3),(59.1±8.21),(64.2±11.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4±9.6),(53.3±11.8),(54.8±15.3),(54.3±11.3),(44.4±9.8),(55.3±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63,8.47,7.13,3.23,14.08,5.59;P〈0.01);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的sF-36量表中,机体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分别为(73.5±11.4),(63.8±10.9),(64.1±17.3),(60.1±11.7),(58.3±8.7),(64.3±1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3.3±11.1),(56.7±14.7),(54.2±14.4),(59.1±10.2),(45.9±10.5),(57.1±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5,4.75,5.39,3.79,11.10,3.67;P〈0.01)。出院前,两组患者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化和抑郁2个因子得分分别为(1.79±0.32),(1.78±0.34)分,优于对照组的(1.89±0.34),(1.89±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2.53;P〈0.01);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化和抑郁2个因子得分分别为(1.73±0.52),(1.76±0.44)分,优于对照组的(2.02±0.51),(1.98±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8,4.95;P〈0.01)。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患者再次就诊次数分别为(0.20±0.04)和(0.33±0.1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0.37±0.07),(0.42±0.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2,7.41;P〈0.01)。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患者出院后医疗费用分别为(450.00±125.14)和(1000.00±300.11)元,均低于对照的(600.78±120.67)和(1500.00±205.5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2,16.83;P〈0.01)。出院后两组患者的死亡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患者进行院外护理干预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部分心理状态,从整体而言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花费和社会负担,节省社会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研究p53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关联。 方法 对149例口腔癌病例和303例对照病例采集5 mL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检测p53基因的多态性,利用Stata12.1软件分析p53基因的多态性与口腔癌的关联,并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 p53基因Pro/Pro基因型携带者较Arg/Arg基因型携带者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增加1.837倍(95%CI:1.016,3.325)。p53基因Pro/Pro基因型与饮酒有相乘交互作用(OR相乘:4.375,95%CI:1.646,11.627)。 结论 p53基因Pro/Pro基因型可能是福建地区口腔癌的易感基因,Pro/Pro基因型与饮酒具有相乘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人乳腺癌肿瘤移植裸鼠模型的构建及其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的分离。方法将pHAGE-EF-ZsG-DEST质粒与病毒包装质粒pMD2.G和psPAX2首先通过磷酸钙转染方式包装带绿色荧光的慢病毒,再利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BT474细胞,通过流式分选筛选阳性细胞,扩大培养后,种植于裸鼠乳腺脂肪垫,应用活体荧光成像仪和体外测量肿瘤大小,对人-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构建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机械法分离该小鼠模型的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结果筛选出带绿色荧光的BT474稳定株,种植于裸鼠乳腺脂肪垫,构建了人-裸鼠肿瘤移植模型,并分离出其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结论成功分离出了肿瘤浸润髓系细胞,为后续研究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肝组织活检诊断的CHB患者98例,使用FibroScan 502型诊断仪行肝脏硬度测定(LSM),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主干内径(PVD)、平静呼吸时门静脉最大流速(Vmax)和平静呼吸时门静脉平均流速(Vmean)。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纤维化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98例CHB患者经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纤维化F0期6例,F1期22例,F2期34例,F3期28,F4期8例;F4期患者LSM、PVD、Vmax和Vmean分别为(28.6±7.8)kPa、(1.4±0.4)cm、(27.4±2.5)cm/s和(22.8±3.1)cm/s,与F1期比,差异显著[分别为(6.1±0.4)kPa、(1.0±0.2)cm、(33.8±1.4)cm/s和(28.5±1.4)cm/s,P<0.05];以F0和F1期划归为非显著性肝纤维化,将>F2期划归为显著肝纤维化。70例显著肝纤维化患者LSM、PVD、Vmax和Vmean分别为(14.2±3.8)kPa、(1.4±0.4)cm、(29.1±2.1)cm/s和(24.1±2.1)cm/s,与28例非显著肝纤维化患者比,差异显著[分别为(5.9±0.4)kPa、(1.0±0.2)cm、(36.8±1.5)cm/s和(30.5±1.4)cm/s,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LSM和PVD是肝纤维化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以LSM等于8.4 kPa为截断点,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84(95%CI :0.80~0.89),敏感性为82%(95%CI:76%~85%),特异性为89%(95%CI:81%~93%),而PVD诊断的截断点为1.4 cm,其AUC为0.83(95%CI :0.78~0.89),敏感性为81%(95%CI:75%~86%),特异性为90%(95%CI:85%~94%)。结论 采用LSM和超声检测的PVD诊断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扩大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信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焦虑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消化科治疗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短信教育,即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每2~7d由专门的护士进行1次短信督导及健康教育,为期3个月。3个月后随访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3个月后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1.59±5.60)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信教育对于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RNA结合蛋白Rbm38在小鼠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分析造血干细胞发育过程中连续群体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筛选生血内皮细胞(hemogenic endothelial cell,HEC)和/或造血干细胞前体(hematopoietic stem cell precursor,pre-HSC)阶段表达上调的RNA结合蛋白分子(RNA binding protein,RBP);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将杂合型小鼠交配获得实验用胚胎,按照小鼠胚胎基因型不同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Rbm38-/-基因型胚胎,对照组为Rbm38+/+和Rbm38+/-基因型胚胎;取材胚胎期11.5 d(embryonic day 11.5,E11.5)孕鼠胚胎的卵黄囊(yolk sac,YS),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实验(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检测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  相似文献   
9.
相互作用蛋白的发现与研究有助于精确地掌握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各个蛋白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产生的生理功能。表达克隆筛选技术是经典的相互作用蛋白筛选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选择可能还有目的基因的文库,根据实验需要设计不同的筛选方式,经过反复筛选富集目的基因,再通过大规模测序获得目的基因序列。本文着重对报告基因筛选、黏附筛选、血清学筛选等不同筛选方法进行概括总结,为更好地利用这一方法进行相互作用蛋白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