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58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作色氨酸耐量试验,结果显示16例原发性肝癌全部为明显肝功能损害:F45>7μmol/L(16/16),F/T<0.14(13/13),与肝硬化对照组相似;而肝血管瘤、肝囊肿及转移性肝癌中多为正常,少数有肝炎史者为轻度损害(7/25,3/14,2/3),无F/T>0.14者。这是因为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硬化的基础。提示本试验有助于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特别是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2.
正常胃粘膜具有屏障功能,使壁细胞分泌到胃腔中的H~+在胃壁组织与胃腔之间保持陡的浓度梯度,以适应消化食物的需要,并使胃粘膜免遭H~+反弥散的损害。当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时,就易发生多种胃粘膜病变。本文检测老年人的胃粘膜屏障功  相似文献   
3.
正常胃粘膜具有屏障功能,此功能受损时易发生胃粘膜病变。本文检测老年人的胃粘膜屏障功能,并与萎缩性胃炎比较,以探讨两者的病理形态和屏障功能的异同及其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纯酒精有脱水固定作用,直接作用于组织可形成坏死.对3例直径不到2cm的小肝细胞癌在超声波引导下将纯酒精注射到肿瘤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从1983~1984年1年间,对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病情观察,3例患者在超声波检查中发现病变,并经穿刺吸引细胞学检查及血管造影,诊断为肝细胞癌,最大直径不到2cm.在超声波引导下穿刺肿瘤,将99.5%的酒精注射入肿瘤,一次注射1~2ml,一周1~2次,共注射3~5次.根据血管造影、超声波检查、CT及AFP测定判断疗效.1例切除的病变作组织学检查.病例报告:例1,55岁男性,有20年大量饮酒史.1980年4月因浮肿、肝功能异常住院,经腹腔镜检查诊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内科危重症,首次出血病死率可达50%~70。我们自1987年9月起,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急诊食管静脉破裂出血42例,止血成功40例(95.2%),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纤维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道静脉破裂出血42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3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3例,混合性肝硬化2例。病情Child分级A级1例,B级13例,C级28例。有10例为门高压分流术后再出血者。使用5%鱼肝油酸钠,每点注射2.5~5ml,每次总量25~40ml。1次治疗止血成功34例占80.9%,经2次注射止血成功6例14.3%,止血成功共40例,有效率95.2%。2例患者因食道静脉破裂口巨大,死于难以控制大出血。治疗后1个月内,无再次出血39例占97.5%。生存期达1~4年者32例占80%。有17例患者术后复查有粘膜糜烂发生,无食道穿孔、狭窄、纵隔炎、脓胸、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7.
用肝细胞生长刺激素(HS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56例。通过积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变化。治疗组14例治疗前后测定血清微量蛋白。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平均积分。治疗组17.6±6.9和10.1±5.7,对照组18.3±6.5和16.6±7.4.肝功能.临床改善率,治疗和对照组分别为67.7%和44.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为1.74±0.60和2.49±0.90g/L(P<0.01),触珠白蛋白治疗后回升率42.8%,提示HSS确有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肝脏白蛋白储备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58例肝占位性病变的色氨酸耐最(ITT)试验变化,发现16例原发性肝癌ITT 均异常,F>7μol/L,而F/T<0.14占81.2%(13/16),与肝炎后肝硬化结果相近。肝血管瘤25例、肝囊肿14例、继发性肝癌3例中,仅部分以往有肝炎史者异常(7/25,3/14,2/3),但无一例F/T>0.14。此系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常与肝硬化有关。本文结果提示ITT 试验F/T>0.14时,可做为原发性肝癌、特别是AFP 阴性者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4 2岁 ,非洲来华海员。因间歇性畏寒、发热、出汗、头痛、呕吐、下腹痛、腹泻、尿呈茶色两周 ,于 2 0 0 2年11月 11日入院。入院前曾在多家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腹痛待查”诊治无效。曾血涂片找疟原虫 ,均未查见。患者国家为恶性疟疾流行区 ,曾先后于 1995年 12月、1998年 8月、1999年 4月、2 0 0 1年 11月 4次患疟疾。前 4次临床表现主要为间歇性畏寒、发热、出汗 ,当地医院均予奎宁 (Quinine)口服治疗一周左右 (具体剂量不详 ) ,症状消失即予出院。否认肝炎史。曾有哮喘史。入院查体 :体温 4 0 .8°C,血压 12 0 / 75mm Hg,…  相似文献   
10.
下段回肠是小肠疾病的好发部位,也是大肠疾病容易波及的部位。该处病变的X线造影检出率较低,有时即使剖腹探查,也常常因未取到病理组织而难于确诊。因而长期以来,下段回肠疾病的发病机理、组织学改变及治疗方面均未深入研究。晚近,纤维小肠镜问世为小肠疾病的研究创造了条件,直视取材提高了小肠疾病的诊断率。但是,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