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中输送器回撤困难的原因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4月305例行EVAR的AA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中输送器回撤困难发生的原因及相应对策。结果:305例患者中,共21例(6.89%)出现输送器回撤困难,其中复杂AAA 18例,非复杂AAA 3例;分体式支架修复17例,一体化支架修复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5.7%vs.14.3%;81.0%vs.19.0%,均P0.05)。18例出现回撤困难复杂AAA患者均存在瘤颈严重扭曲,其中7例存在2个以上连续扭曲瘤颈,2例扭曲同时伴有短瘤颈;在所有存在扭曲瘤颈的患者中,有2个以上连续扭曲瘤颈患者回撤困难的发生率最高(P0.05)。21例回撤困难情况通过综合运用相关处理对策均成功解决。结论:复杂AAA的EVAR发生输送器回撤困难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存在2个以上连续扭曲瘤颈的更易发生,通过综合运用相应对策可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血管通路的功能及生活质量。中心静脉狭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经皮腔内支架置入术(PTS),现报道一例应用对吻技术治疗右侧锁骨下静脉及右侧颈内静脉闭塞患者。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金标准”,国外已相对成熟,国内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笔者在CEA的推广过程中,发现很多同道虽然可基本掌握手术技巧,但在概念理解、术式选择、技术理念、并发症防治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差距.很多同道在实际工作中仍在纠结予以下问题:CEA是切斑块还是切内膜?如何切除?切除的部位?切除到何种程度?是否需加做血管裁剪和吻合口成形?本文针对CEA在“真实世界”中的四则争议——概念存疑、术式纠结、理念差异和技术困惑——进行概括并提出个人思考,同时与各位读者分享本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ASO的47例患者(均为单肢症状).其中男性37例,女性10例.股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逆向长段髂动脉内膜剥脱+ stent/PTA 7例,股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 stent/PTA(顺行、逆行)17例,股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顺行长段股浅动脉内膜切除+stent/PTA8例,股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髂动脉stent/PTA+股深动脉成形术5例,髂动脉stent+股-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2例,股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补片成形/stent/PTA 8例,合并膝下动脉病变,部分予以小球囊局段扩张.以上补片为涤纶,人工血管材料为PTFE.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由术前(0.30±0.19)提高至术后(0.63 ±0.20),下肢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平均随访1年,通畅率87.2% (41/47),4例坏疽足趾自行脱落,6例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复合手术(股动脉内膜切除结合腔内技术)治疗FontaineⅡ-Ⅳ期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简洁微创、安全有效、中远期疗效可,尤其适合老年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5.
6.
颈动脉外伤致伤原因多样,发病凶险,救治困难,致死、致残率高。与四肢动脉损伤不同,颈动脉所在地处“解剖要道”,内侧相邻气管、食管、颈静脉,形成的血肿易压迫气管引起窒息;靶器官大脑非常重要,损伤引起大脑缺血,极易致残甚至死亡;周围还有迷走、舌下等重要颅神经,损伤本身或救治过程中保护不佳极易造成继发损伤,引起严重神经并发症;且颈动脉位置表浅、暴露于躯干以外,不易防护,容易受到创伤。颈动脉外伤救治属于临床公认难题,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建议基于“TOPIC”分型,对颈动脉外伤实施“ABC”救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肢体出血战现场急救的效率及安全,研制一种新型快速智能气压式止血带。方法 以快速、有效、安全、舒适为目的,结合现有止血带各自的优点,以气压式止血带为基础,优化、改进了连接及操作方式,设计并制作了一款新型快速智能气压式止血带。并与旋压式止血带进行对照研究,验证有效性,并比较操作便利性。随机选择本校本科二年级学生60人,随机分为智能气压式止血带组(A组)及旋压式止血带组(B组)。2组人员分别训练120min后,进行左前臂出血模拟伤情的自救、互救考核,比较相同场景下两组止血带的操作用时及止血效果。结果 成功开发了一款新型快速智能气压式止血带,主体采用绑缚式结构,主要部件包括:磁吸引导式自锁卡扣、耐高压气囊主带、自粘收紧副带、智能主控盒,实现了快速、便捷组装以及自动止血、计时报警等功能。对照研究显示,在上肢出血模拟伤情中,新型快速智能气压式止血带自救、互救操作用时均显著小于与旋压式止血带(21.33±3.12,17.40±2.28;47.85±5.15,38.32±6.15,P<0.01),操作更为便利,同时能达到与旋压式止血带相同的确切的止血效果。结论:新型快速智能气压式止血带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可靠,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简便性以及止血安全性、舒适性,能很好地满足战(现)场急救止血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在下肢远端组织灌注监测及在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住院且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接受下肢血运重建术的患者60例。根据是否在术中使用近红外光谱监测将患者分为NIRS组(n=30)和非NIRS组(n=30),根据是否有糖尿病进一步将NIRS组分为T2DM亚组(n=13)和非T2DM亚组(n=17)。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NIRS组围手术期区域血氧饱和度(rSO2)、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等,手术操作相关细节及不良事件、二次手术干预等资料。结果 NIRS组和非NIRS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出现5例(16.7%)和3例(10.0%)不良事件。NIRS组术后rSO2、ABI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手术前后患肢rSO2与ABI均正相关(r=0.701,P<0.001;r=0.548,P=0...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以来的战争中,血管创伤发生率逐渐升高,在火线救治阶段利用止血带对四肢和交界区大出血止血成为挽救伤员生命的有效手段。现代战争的复杂环境对新型止血带提出了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微型化、重复使用、舒适度好、稳定性强、成本低等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美军战术战伤救治指南推荐的止血带、俄军使用的止血带、我军常用止血带以及目前未正式纳入指南但对研发有启发意义的止血带进行综述,总结现有止血带的优缺点,为新型止血带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狭窄在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很高,约20%的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由于颅外段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造成的[1, 2].目前,国际公认的手术治疗方案"金标准"是CEA;而随着微创治疗的发展,CAS被认为可作为CEA的替代治疗方案[3, 4].然而,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