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75岁,58 kg,"发现颈部包块30年,增大3月,伴通气不畅"收治入院。体检:病人不能平卧,呼吸时可闻及响亮哮鸣音,颈前正中可见一巨大包块约130 mm×100 mm×80 mm,吞咽时活动差,质硬,气管不能触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肝胆外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纳布啡组(N组)和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组(N+S组),每组各40例。S组术后镇痛使用舒芬太尼,N组术后镇痛使用纳布啡,N+S组术后镇痛使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记录3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S组在术后10 min (T_3)、30 min (T_4)和60 min (T_5)的MAP及HR均明显低于S组,且在T_4及T_5时点,N+S组较N组HR及MAP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N+S组在术后8 h (T_7)、12 h (T_8)和24 h (T_9)的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N+S组术后PC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S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N+S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及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布啡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肝胆外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应用手术室复合保温护理对产妇寒战发生率、术后恢复、凝血功能、疼痛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计划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复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手术过程中产妇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凝血功能、疼痛评分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体温(6.5%)、寒战(8.7%)、新生儿并发症(4.4%)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6.1%、32.6%、23.9%),术后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24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水平均升高,纤维蛋白原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观察组术前1h(7.39±0.31分)、术后12h(5.61±0.15分)和24h(3.88±0.23分)均低于对照组(7.42±28分、7.07±0.22分、5.16±0.30分)(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可降低产妇术中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有效缓解凝血功能和疼痛评分,改善新生儿结局,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监测麻醉辅助局部软组织浸润麻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因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男32例,女58例,年龄64~91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Ⅳ级。随机将患者均分为监测麻醉辅助局部软组织浸润麻醉组(监测麻醉组)、全身麻醉组及椎管内麻醉组。全身麻醉建立静脉通路后,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进行插管前诱导,术中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全麻。椎管内麻醉组取侧卧位,使用5 mg/ml罗哌卡因注射液2 ml注入患者蛛网膜下腔。监测麻醉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维持脑电双频谱(BIS)值70~80、生命体征平稳及无自发活动状态。术中使用罗哌卡因溶液局部软组织浸润麻醉。结果 3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麻醉组表现出了更稳定的维持术中生理参数。术后前3 h内,监测麻醉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监测麻醉组术后48 h内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剂量更小(P<0.05),而其他指标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30 d内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超引导腰丛阻滞(“三叶草”法)复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不同麻醉深度的喉罩全麻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THA病人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B超引导腰丛阻滞(“三叶草”法)基础上,A组将喉罩全麻时BIS值维持于55~65,B组将BIS值维持于40~50。统计2组术前及术后6、12、24、48 h静息痛与运动疼痛评分(VAS)、围手术期应激水平[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自控镇痛情况(术后首次应用时间、使用次数、有效按压率、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1、3、7 d认知功能(MMSE)评分、肺部感染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疼痛及自控镇痛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6 h、12 h、24 h、48 h 2组静息VAS、运动VAS评分均降低(P <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静脉自控镇痛术后首次应用时间、术后0~24 h、24~48 h使用次数、有效按压率、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应激:T1、T2、T3、T4时刻2组RR、HR、MAP水平均低于T0时刻(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术后统计结果显示,A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P < 0.01)。认知功能:与术前比较,术后1 d 2组MMSE评分降低(P < 0.05),术后1 d、3 d、7 d A组MMSE评分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及麻醉不良反应:术后观察统计发现,2组肺部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叶草”法B超引导腰丛阻滞的同时复合实施BIS监测浅度喉罩全麻可达到与深度喉罩全麻等同的麻醉镇痛效果,不增加认知功能损伤、肺部感染、麻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孕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省淮南新华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纳入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全麻组和椎麻组,各40例,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新生儿预后。结果 两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时间、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晶体液用量、胶体液用量、升压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均高于椎麻组(P <0.05),两组髂内动脉栓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T1、T2时的MAP、HR较T0均降低(P <0.05),但全麻组高于椎麻组(P <0.05),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椎麻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一致,但全麻有助于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