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对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5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病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75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防治的主要措施,精心治疗和护理是本病痊愈的最好途径。随着藏区计划生育和儿童保健工作的逐步完善,以及医务人员的的高度重视,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发病率正逐年降低,治愈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肾脏囊肿的产生和持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基因型是决定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ADPKD具有漫长的病程,总肾体积作为一种在早期就出现变化的动态指标,不仅在预测疾病病情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还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广泛运用于药物疗效和作用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细菌性重症肺炎模型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3小组,前2组每小组各8只,对照组每小组各4只。其中,模型组和干预组接种相同浓度、相同剂量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液。对照组接种剂量相同的生理盐水。干预组于接种后的第2d起,每天每只肌注醋酸泼尼松龙0.2mg。于接种后的第2、4、6d分批处死动物,动态观察各组的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的IL-6、TNF-α于接种后第2、4、6d呈逐渐升高的趋势,IFN-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干预组在第2d各细胞因子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于第4d或6d起,IL-6、TNF—α与模型组比较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诸多细胞因子可能参与重症肺炎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单因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使细菌性重症肺炎模型的细胞因子发生良性转变,为主张重症肺炎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海拔约3650米,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肺心病、冠心病以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都较高。根据单纯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来诊断肺心病并发冠心病,则会降低诊断率,甚至会导致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02—2005年住院确诊的肺心病48例中合并有冠心病者21例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原肺水肿是人体进入高海拔地区的常发疾病,但其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4例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恩替卡韦组(ETV组,n=57)和拉米夫定(LVD组,n=57).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口服,1次/d;拉米夫定组给与拉米夫定片100 mg,口服,1次/d,两组分别治疗4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时点测定两组的ALT和HBV DNA值,记录ALT复常、HBV DNA转阴、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例数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24、48周时ALT、HBV DNA定量值均下降;与LVD组比较,治疗12、24周时ETV组的ALT、HBV DNA定量值下降,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但拉米夫定耐药性高,恩替卡韦在恢复肝功能及降低HBV复制的效果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原肺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在高原肺水肿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7年3月至今的高原肺水肿病例118例,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和rhBNP组.普通治疗组和rhBNP组入院后都给予吸氧、利尿、镇静、扩张支气管、减轻心脏负荷等处理.同时,对rhBNP组给予rhBNP治疗,然后监测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尿量的变化,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d后,rhBNP较普通治疗组的症状缓解人数比例明显增多;呼吸频率、心率的下降明显;手指氧饱和度较普通治疗组明显升高;血压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rhBNP可尝试性作为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8.
例1,男,32岁,未婚,陕西渭南人,青海长大,1999年进藏工作,居住地海拔约3550m,吸烟2包/d,偶饮酒。患者曾4次因“心慌、气促伴双下肢水肿”入院。第1次于2004年7月5日收住我科。查体:体温35.8oC,脉搏10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6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精神欠佳。  相似文献   
9.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ADPKD的病理特征是肾脏多发囊肿的进行性生成和增长。增大的囊肿破坏肾实质,损害肾功能,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目前临床上仍缺乏阻止ADPKD疾病进展的有效药物,对症治疗是ADPKD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降压、止痛、透析等。近年来,一些有望治疗ADPKD的潜在药物不断出现。本文主要综述ADPKD的临床和临床前治疗药物试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藏族,43岁。间断性头晕、头痛2年余,加重1d,血压:160/120mmHg(1mmHg=01333kPa),诊断为:高血压2级。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维生素C注射液3.0g溶于10%葡萄糖液500ml(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0632,批号8050505-17)静滴,输入20ml左右后患者感到咽喉部发痒、全身不适,2min后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面色苍白、肢体发冷;血压84/50mmHg,心率120次/min。立即终止输液,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肌注盐酸异丙嗪,吸氧。10min后症状逐渐缓解,面色恢复正常,肢体变暖,血压120/70mmHg,心率86次/min。半小时后患者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