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采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并脑梗死7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脑囊虫病56例,结合文献对其CT特点加以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高钠血症是出血性脑血管病较常见的一种水电解质紊乱,一旦发生,较难纠正,且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992-06~2004-06收治的5568例脑出血患者,其中并发高钠血症52例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0-06月~2004-06,我们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大脑半球出血1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60例,女52例;年龄34~81岁,平均52·6岁;均有高血压病史,病程1~15年,平均6·5年;合并糖尿病12例,冠心病16例,阻塞性肺气肿4例。既往有脑梗死史10例,脑出血史6例。1·2临床表现头痛、头晕40例,呕吐96例,抽搐10例,呃逆14例;神志清醒8例,嗜睡40例,浅昏迷44例,中、重度昏迷20例。右侧偏瘫64例,左侧偏瘫48例。失语32例。BP160~230/90~130mmHg。1·3头颅CT检查基底节出血90例(其中破入脑室者18例),顶叶出血6例,颞叶…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脑梗死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并协助治疗,现将我科自1993年3月~2002年3月住院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674例,继发癫痫的104例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饮水、静脉注射小剂量呋塞米对CT尿路造影(CTU)中正常上尿路显示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按照检查顺序随机分为4组,即不饮水不静注呋塞米组(A组)、饮水不静注呋塞米组(B组)、不饮水静注呋塞米组(C组)、饮水并静注呋塞米组(D组),饮水患者于扫描前30 min饮水10 ml/kg,静注呋塞米患者于检查前5 min静注10 mg呋塞米.将上尿路分为4段,即肾内集合系统、输尿管近段、输尿管中段和输尿管远段,分别比较4组各段上尿路腔内的平均CT值、扩张度及连续性评分的差异.结果:各组4段上尿路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值最高,D组最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4段尿路扩张度及连续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最高,B、C、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水、小剂量呋塞米可降低上尿路各段的CT值,提高了各段的扩张度及连续性,联合饮水和小剂量呋塞米虽然能进一步降低各段CT值,但未能提高各段扩张度及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灶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头颅MRI检查的患者60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灶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干梗死的病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等,预后与病灶部位、大小、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有关.结论积极治疗病因才能减少脑干梗死的发病率,及时正规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轻残废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脉CT血管成像对冠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87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后1-14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126枚图像质量良好支架进行影像学评价,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冠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冠脉CT血管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0.0%、96.9%、88.9%、93.9%、92.9%。结论冠脉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便捷、可靠的冠脉病变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有助于患者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9.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内骨折,易于引起膝关节活动障碍,处理比较困难。我院自1996-2004年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56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对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以及增强扫描后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分布情况:胃部25例、小肠16例、结肠9例、肠系膜7例;病理结果 :恶性38例,良性16例,潜在恶性3例;影像特点:恶性肿瘤平均直径5cm,呈类圆形或分叶样,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匀、多伴有瘤体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良性肿瘤平均直径5cm,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均匀强化;潜在恶性肿瘤密度较均匀。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通过动态增强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