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表面遮盖成像(SSD -3D)在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颌面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及3 0例外伤骨折病变行螺旋CT及SSD -3D扫描,并与二维CT(2DCT )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4例骨肿瘤样病变,SSD -3D只能显示骨质膨大的大体表面形态,对骨肿块内部的结构显示不如2DCT图像。对12例颌面部恶性肿瘤侵犯颌面骨及恶性骨肿瘤骨质破坏,SSD -3D图像显示更立体、直观,但不如2DCT图像能直观显示骨内的破坏以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对3 0例颌面部骨折,SSD -3D能直观、立体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的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的情况,但对细小骨折、深部骨折及骨壁菲薄骨折显示不如2DCT图像。结论 2DCT和SSD -3D对颌面部病变的显示各有优缺点,轴位CT是颌面部病变诊断的基础,SSD -3D图像能直观、立体显示病变的整体形态及空间位置关系,两者结合应用,为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部分鼻出血患者经前、后鼻孔填塞和物理凝固止血等办法都能得到有效治疗.但有少部分患者经反复的保守治疗后仍不能止血,学者们称之为难治性鼻出血,临床处理比较困难,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我院自2005年以来,对15例顽固性难治性鼻出血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出血部位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总结45例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经介入治疗后的血管造影表现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参照ARCO分期法对45例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Ⅰ、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共52个髋关节插管行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和闭孔动脉内药物灌注溶通术,观察治疗后血管的改变和近期临床效果。结果 45例病人的52个髋关节股骨头经过治疗后血管数均有明显增加,血管管径增粗,血液循环改善。52个髋关节中5个关节疼痛改善明显,其中3例4个关节疼痛完全消失,1例疼痛缓解。结论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经动脉插管行灌注溶通术的介入治疗后,对股骨头的局部血液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扩张血管、溶栓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直接注入缺血坏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随访观察对比研究。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100%,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转率为95%,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X线、CT及MRI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结论介入治疗早期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鼻出血颈外动脉栓塞治疗的DSA图像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颈外动脉造影DSA成像质量的因数。方法回顾11例严重鼻出血、经颈外动脉造影充分显示动脉走行并栓塞成功的病例,比较并分析成像质量。结果11例行颈外动脉及其分支血管造影9例一次成功,DSA图像背景噪声较小,血管显示清晰,兴趣区血管诊断信息量大,影像密度、对比度好,动态分辨率高。2例重复造影,为患者配合不当、头部摆动和吞咽动作引起移动伪影,DSA图像模糊,无法诊断。11例患者在供血血管栓塞后均成功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颈外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良好的术前准备和恰当的成像参数设置,可以提高DSA的图像质量,提高造影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林翔鹏 《右江医学》1997,25(2):77-77
CT诊断脑脓肿50例分析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CT室(533000)林翔鹏脑脓肿系常见病,发作带有一定的隐蔽性。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0例,以便不断提高对脑脓肿诊断的认识。资料和方法本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3~78岁,其中10~...  相似文献   
7.
岑炳奎  林翔鹏 《西部医学》2007,19(3):469-470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型肝癌的CT特征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型肝癌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表现。结果病灶平扫均为低密度,内部密度不均,增强后见边缘不完全环状强化及内缘不规则条索状或锥形强化影,延迟扫描病灶进一步强化,病灶呈多结节多囊状融合;病灶内扩张胆管多见。手术病理显示病灶为多结节融合及分叶,灶内见纤维化和粘液样组织,有囊变坏死及扩张胆管。结论CT是胆管细胞型肝癌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大多可与肝内其它占位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8.
王碧珍  林翔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319-3320
CT增强扫描是诊断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可提供平扫不可替代的诊断信息.通过造影剂的强化,提高对检查部位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度,使病变显示更清楚,大大提高了诊断阳性率和准确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诊断阳性率和准确性.随着CT扫描技术的普及,增强扫描技术日渐增加,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何做到合理使用造影剂,正确预防及处理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护理工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对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眼眶爆裂骨折患者的HRCT检查和临床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眼眶爆裂骨折中,单纯眶内壁骨折36例,HRCT表现为眼眶内壁局部骨质不连续、移位或曲度异常,内直肌增粗、移位、嵌顿,同侧筛窦混浊、积液,眶内积气,眼球内陷等。单纯眶下壁骨折11例,HRCT表现为眼眶下壁局部骨质不连续或移位,“泪滴征”,同侧上颌窦积液,眼球内陷等;骨折同时累及眶内壁及眶下壁3例。结论HRCT检查能细致地显示服眶区的结构,对眼眶爆裂骨折的部位、程度及伴发改变观察全面、准确,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病人行部分脾栓塞术(PSE)前后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多普勒彩超检测22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病人PSE术前后门脉、脾静主干内经(ID)、血流速度(PV)、血流量(CD)和脾脉大小.结果PSE后门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PSE可改善门脉高动力循环状态.多普勒彩超测肝硬变病人的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PSE术选择病例及判断疗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