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计划生育网络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中帮助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统计、控制等手段控制传染性疾病,可以提高防控效率。本文通过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传染性疾病的特点以及计划生育网络构建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论证了计划生育网络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可以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得出计划生育网络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乙肝免疫球旦白(HBIG)分别联合相同剂量国产、进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用HBIG分别联合国产、进口乙肝疫苗10μg/0.5mL免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膜抗原(HBeAg)双阳性或只有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共130例,采用0、1、6个月接种程序,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滴度及HBsAg。结果国产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1.49%,保护率为98.14%;进口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4.76%,保护率为94.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IG联合国产、进口10μg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同样良好。  相似文献   
3.
4.
我镇在1997年10月发生一起误种卡介苗接种事故。在对一年级结素试验阴性的39名学生进行卡介苗复种期间,由于没有对调派医生解释皮内接种部位,该医生一时误会将稀释好的卡介苗液错误地在左前臂掌侧中下1/3处皮内注射0-1ml,幸及时发现,但已错种19人。1 临床观察因错误接种在前臂掌侧中下1/3处,19名接种者第二天接种部位都发生红肿痛。于第7~15天,反应症状最为剧烈,有9人(占47-37%)红肿直径大于1cm,硬结大于0-5cm。有7人(占36-84%)接种部位溃破,其中有4人创面直径1cm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及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两个阶段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前者为第一阶段,后者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对全镇易感染手足口病的幼儿(0~5岁)及其家长、看护人、幼儿园等托幼机构进行常规的手足口病预防教育,观察第一阶段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在第二阶段对全镇易感染手足口病的幼儿(0~5岁)及其家长、看护人、幼儿园等托幼机构进行加强的手足口病预防教育,观察第二阶段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回顾性分析其资料,对比两个阶段手足口病的发生率,讨论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结果第一阶段中,全镇0~5岁的幼儿患上手足口病的发生率为13%,第二阶段加强教育预防措施之后,手足口病在0~5岁幼儿中的发生率已经降低到8%。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率,避免手足口病的恶化和控制大面积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林社润 《当代医学》2014,(1):162-163
目的:调查阜沙镇中小学生肝吸虫感染现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2011年6-11月,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对全镇所有的在校学生实行一次免费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完成对全镇7个学校共2689名学生(6~15岁)的调查,其中肝吸虫感染率为1.26%,从感染率看,寄生虫的感染率低,全镇学生参检率约36%,可见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参检率不足,全镇学生参检率约36%。肝吸虫感染34例,男性21例,占所有男性的1.51%(21/1389),女性13例,占所有女性的1.00%(13/1300)。结论肝吸虫感染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应该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从源头切断肝吸虫的传播途径,控制肝吸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林社润 《吉林医学》2013,34(18):3610-3611
目的:探讨研究3~6岁儿童的乙型肝炎(乙肝)免疫效果,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对3~6岁儿童728例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查,所有儿童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 ml,并检查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728例儿童中有4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HBsAg,其余均为阴性。抗HBs阳性424例,抗HBc阳性15例。不同性别儿童的乙肝免疫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血清乙肝免疫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6岁儿童的乙肝免疫效果较好,但是仍有部分儿童需要加强对乙肝疫苗的注射以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珠三角水网乡镇肝吸虫病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当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按照中山市阜沙镇地理方位随机抽取4个自然村,对4个自然村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本地户籍居民,对抽中的居民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粪检肝吸虫卵并计数,并对居民一对一进行肝吸虫病认知和饮食卫生行为习惯等项内容问卷调查。以感染肝吸虫者视为因变量,将年龄、文化程度、肝吸虫病的认知情况、饮食卫生行为习惯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1 200人,男性590人、女性610人。肝吸虫病感染人数404例,感染率为33.67%,男性感染率为41.69%(246/590)高于女性感染率25.90%(158/610);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不同,以干部(45.33%)和工人(42.15%)最高;随年龄增长,肝吸虫病感染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P0.01),以50~59岁年龄组感染率(50.52%)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经常吃鱼生、年龄越大、缺乏肝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加工淡水鱼生和熟食厨具未分开的居民感染肝吸虫病风险越大,其OR值分别为2.438、1.723、1.906、1.825。结论阜沙镇是中山市肝吸虫病感染的高发地区之一,必须针对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改变群众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高肝吸虫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