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对基本情绪面孔的辨认能力以及在辨认基本情绪面孔的早期加工阶段可能存在的异常特征。方法 以中国人物静态表情图片为刺激材料,分析25名ASD儿童与22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普通儿童对4种基本情绪(害怕、高兴、生气和伤心)面孔的文字标签识别能力及脑电反应。结果 在总表情和害怕面孔的脑电反应中,对照组表现出大脑左侧颞区的N170潜伏期较右侧短(P < 0.05),而ASD组对情绪面孔的N170反应未显示出对照组的这种差异;且在总表情、害怕和高兴面孔下,ASD组左侧颞区的N170潜伏期较对照组长(P < 0.05),而在生气和害怕表情下也表现出右侧颞区的N170潜伏期长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 ASD儿童对基本情绪面孔在早期加工阶段的感知速度总体上偏慢,且对情绪面孔早期加工的偏侧化模式可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采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结合传统教学,与单纯传统教学和线上虚拟教学比较,初步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混合式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选取在校348名学生作为传统教学组、448名学生作为虚拟教学组和127名学生作为混合教学组,课程完成后向学生发放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超过80%的学生对混合式实验教学效果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肉食偏好模式下学龄期儿童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选取深圳地区学龄期健康儿童共44例,年龄范围8~10岁。根据每个儿童白肉和红肉的月均摄入频率的比值将所有儿童分为3组:红肉模式组(15例)、均衡组(16例)、白肉模式组(13例)。采用膳食频率调查问卷进行面访调查及采集晨便,提取粪便DNA后进行扩增并使用 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儿童肠道菌群测序分析。结果 红肉偏好模式和白肉偏好模式的儿童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均衡饮食模式(P<0.05)。LEfSe分析发现与均衡组相比,红肉组的样本中主要富集埃希-志贺菌属、粪芽孢菌属和嗜冻菌属,白肉组主要富集霍尔德曼氏菌属,而与红肉组和白肉组相比均衡组分别显著富集了31和25个菌属,包括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等。采用PICRUSt2对细菌功能信号通路预测发现,与均衡组相比红肉组显著激活菌群脂多糖生物合成(P<0.01)、花生四烯酸代谢(P< 0.01)、甲状腺激素合成(P<0.001)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功能(P<0.05);但相比白肉组,红肉组仅显著激活菌群花生四烯酸代谢(P<0.05)和甲状腺激素合成通路(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相比均衡模式,红肉和白肉偏好模式均会显著下调肠道菌群丰度及改变菌群结构,并且红肉模式饮食可能会更多富集埃希-志贺菌属,并可能显著上调脂多糖生物合成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部蠕形螨感染影响睑酯菌群组成的相关分析。方法:采用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0-07/2021-02我院39例受试者,根据有无蠕形螨感染或有无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对照组(14例)、睑板腺功能障碍组(MGD组,14组)、蠕形螨感染组(FM组,11组)。对三组受试者睑板腺睑酯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V3~V4片段的高通量测序,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研究眼部蠕形螨受试者睑酯菌群的构成及差异。结果:蠕形螨感染组的假单胞菌属和丛毛单胞菌属丰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MGD组(P<0.05),罗尔斯通氏菌属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MGD组(P<0.05)。MGD组和FM组睑酯菌群微生物丰富度、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蠕形螨感染改变了睑酯菌群的构成,并提高了睑酯菌群的微生物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表情面孔工作记忆特点,并探讨其与表情识别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9例6.5~12岁高功能孤独症儿童(HFA组)及1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TD组),完成表情面孔延迟样本匹配任务及表情命名任务;比较两组儿童表情面孔工作记忆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表情面孔工作记忆与表情识别的相关性。结果 与TD组相比,HFA组的总体表情面孔工作记忆正确率较低(76.23% vs 87.29%,P=0.026)、反应时较长(1 488.50 ms vs 1 157.40 ms,P=0.001),两组儿童高兴面孔工作记忆正确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HFA组表情面孔工作记忆正确率与表情命名正确率呈正相关(P<0.05),TD组表情面孔工作记忆反应时与表情命名反应时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存在特定表情面孔工作记忆能力不足;其表情识别能力受损可能与表情面孔工作记忆能力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表情面孔工作记忆能力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特点。方法以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为测试材料,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系统分别记录16例6~12岁ASD儿童(ASD组)与14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在完成表情面孔延迟样本匹配任务时的脑电成分,分析两组儿童脑电P3b成分的特点。结果 ASD组儿童在表情面孔工作记忆任务中的总体反应时比对照组长(1 527 ms vs 1 060 ms,P0.05)、正确率比对照组低(76%vs 88%,P0.01)。ASD组和对照组间编码加工阶段的P3b成分波幅存在差异。ASD组左侧电极的P3b成分波幅值高于右侧电极波幅(P0.05),而对照组无此特点。结论学龄期ASD儿童在表情面孔编码加工阶段的P3b成分异于正常发育儿童,其表情面孔工作记忆过程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左半球相关的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