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钠代谢失衡及其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型脑损伤患者急性期钠代谢失衡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前瞻性方法研究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入住我院ICU的45例重型脑损伤患者的血清钠变化情况资料,比较重型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出现钠代谢失衡的病死率,经统计分析,了解重型脑损伤患者急性期钠代谢失衡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45例重型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有20例出现钠代谢失衡,并发高钠血症发生率为24.4%。血钠正常和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4.0%和54.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血钠正常和低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钠血症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转归有不利的影响,应重视并加以合理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危重急症应用21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迅速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是急救处置的关键措施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近年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患者的监测、治疗中。现就我科实施的 2 1 8例作一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ICU住院患者 ,共 2 1 8例。其中男 1 1 6例 ,女1 0 2例 ;年龄 1 0~ 94岁 ,平均 48 4岁。抢救病种及实施目的为 :严重创伤及失血表 1  2 0 3例成功穿刺置管路径及并发症例 穿刺路径例数局部血肿穿刺点感染导管外脱落导管血栓高热败血症右锁骨下静脉 76 85314左锁骨下静脉 2 12 10 10右颈内静脉 52 7 114 2左颈内静脉 6 0 0 0 0 0左右股…  相似文献   
3.
迅速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是急救处置的关键措施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危重急救治疗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近年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中。现就我科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8月实施的 2 18例作一分析总结。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ICU住院病人 ,在 2 18例患者中男 116例 ,女 10 2例 ,年龄 10~ 94岁 ,平均 4 8 4岁。抢救病种及实施目的为 :严重创伤及失血性休克输血补液10 3例 ,心肺脑复苏补液给药 13例 ,中度以上烧伤补液 12例 ,急性中毒血液透析 8例 ,严重肾衰伴心力衰竭 7例 ,心力衰竭 18例 ,肾衰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无创通气在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均使用无创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数据、乳酸、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变化,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分析和观察发现,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血气情况、乳酸、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临床监测指标。结论无创通气对治疗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复杂的、高致死性的临床综合征。脓毒症患者的主要死因是暴发性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MODS。部分脓毒症患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血压、少尿、水肿、MODS等表现,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而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多系统的、难以控制的毛细血管渗漏是脓毒症患者出现MODS的主要原因。CL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为高细胞因子血症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复苏是CL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患者46例,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营养支持组给予混合营养支持,对照组予普通饮食。2组患者均于试验开始前和治疗10 d后进行观察比较,测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无显著性改变(P>0.05),营养支持组的CD4、CD4/CD8、TLC和IgG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CD4、TLC和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营养支持可改善COPD病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6例AE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出现时,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常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死亡数等.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1例和8例(1/18,8/18,P<0.05),有创通气时间为(5.56±0.37)d和(12.50±1.18)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为(8.50±0.41)d和(12.50±1.18)d(P<0.01);住院时间为(11.41±0.84)d和(17.72±0.98)d(P<0.01);两组患者生理指标、住院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将有创机械通气改为无创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有创机械通气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F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YL—1型碎吸针微创治疗自发性脑出血适应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不同年龄脑出血患者采用碎吸针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0例,24h血肿清除50%以上者13例,2—50内清除血肿70%以上或基本排空30例,术后全部清醒,功能大部恢复,疗效满意。结论:该方法设备简易,经济实用,在基层医院易于开展,手术适应证较广,是治疗脑出血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梅毒低流行率人群,采用多表位融合片段策略以提高苍白密螺旋体(Tp)筛查试验的特异度,减少Tp假反应性结果。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包含Tp47蛋白多个优势B细胞表位的多表位融合蛋白。随后将该多表位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用于建立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并检测96份梅毒阳性血清(1≤S/CO≤10)。将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作为标准,将多表位融合蛋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Tp47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多表位融合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2%和94.12%,Tp47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较低,为79.41%。多表位融合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为91.67%,高于Tp47蛋白的88.54%。结论多表位融合蛋白可有效提高梅毒血清学诊断的特异度。该研究为开发新一代具有较高特异度的梅毒诊断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呼吸内科及ICU的144例住院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IPPV)72例和对照组(非NIPPV)72例。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支气管扩张剂、通畅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用呼吸兴奋剂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72例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呼吸频率RR、心率HR、pH值、PaO2、PaCO2),住院病程,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的指标。结果观察组72例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为15.28%、病死率8.33%,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为47.22%、病死率34.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I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缓解病人的呼吸肌疲劳,改善氧合,能有效地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死亡率,从而避免气管插管,疗效显著,提高PaCO2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