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XCR7)、人骨髓内皮细胞标志物(HBME-1)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选取90例PTC手术后标本(PTC组)和9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良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CXCR7蛋白、HBME-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病灶直径、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情况下PTC组织中CXCR7蛋白、HBME-1蛋白阳性表达率。PTC组织中的HBME-1蛋白、CXCR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1%、63.33%,均高于良性组的25.56%、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Western blot检测,PTC组织中的CXCR7蛋白、HBME-1蛋白相对表达强度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E-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PTC肿瘤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7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PTC肿瘤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织中CXCR7蛋白、HBME-1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保留幽门的Roux-en-y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吻合,使食物转流直接进入空肠,不再通过十二指肠。结果保留幽门的转流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2例,随访636个月,平均30个月,术前症状消失,体质量增加,均无手术后的胃排空延迟。胃镜检查显示无吻合口溃疡,幽门功能正常。结论保留幽门的转流术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优于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本术式保持了胃和幽门的完整性,保留了胃的消化和储存功能,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且预防了胆汁反流性胃炎、小胃综合征、倾倒综合征及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凡具有手术治疗指征且不伴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可采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小儿肠套叠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肠套叠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微创组)、29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其磷酸化状态(p-ERK1/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肝外胆管癌组织标本74例,正常胆囊结石胆囊管组织标本25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RK1/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ERK1/2和p-ERK1/2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胆管癌组织中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4%(24/74)和60.8%(45/74),均明显高于正常肝外胆管组织[16.0%(4/25)、24.0%(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K1/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ERK1/2阴性表达的肝外胆管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长于p-ERK1/2表达阳性的患者(P=0.034)。单因素分析发现,p-ERK1/2的表达、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和肿瘤的分化程度均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p-ERK1/2的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胆管癌组织存在ERK1/2和p-ERK1/2高表达;p-ERK1/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可作为胆管癌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消化道重建对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术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术胃癌192例,将采用圆形吻合器消化道重建80例纳入圆形组,采用直线吻合器消化道重建112例纳入直线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6个月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设立为A组,同期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54例设立为B组以及同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2例胆囊结石患者设立为C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全部治愈,B、C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对C组来说,B组大部分观察指标较C组更占一定优势,B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早,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效果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aparscopic cholecystectomy)+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DE,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endoscopic sphincteroto...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