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内支阻滞对全麻喉罩通气后咽喉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使用喉罩全麻的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全麻诱导后置入喉罩,调节到通气合适位置.观察组患者随后立即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喉上神经内支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2 mL+地塞米松1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不进行神经阻滞.对比两组在喉罩拔除后30 min的咽部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记录两组在喉罩拔除后不同时间点(5 min、30 min、2h、6h、12h、24 h)的咽喉痛VAS评分并比较.结果 喉罩拔除后30 min,观察组咽喉痛和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2h、6h、12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内支阻滞能有效减少喉罩通气后12 h内的咽喉部疼痛.  相似文献   
2.
探讨超声引导下左、右侧腋静脉穿刺置管的差异。选取手术室内需行深静脉置管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左侧腋静脉穿刺组(L组)和右侧腋静脉穿刺组(R组),超声评估血管,各50例,并在平面内外结合法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腋静脉特征、穿刺过程及并发症。L组血管内径显著小于R组 (P<0.05),L组置管深度显著大于R组(P<0.05),L组穿刺操作时间显著长于R组 (P<0.05);两组进针深度、进针角度、穿刺点至锁骨距离、穿刺成功率、到位率、穿刺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生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左侧腋静脉管径小,路程长,穿刺时间长,但采用平面内外结合法可安全地进行超声引导下左侧腋静脉穿刺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双肺通气配合二氧化碳(CO2)充气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单肺通气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氧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1~70岁,随机分成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单肺通气组(D组)和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双肺通气配合CO2充气组(S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或进胸)后5 min(T1)、单肺通气(或进胸)后30 min(T2)、单肺通气(或进胸)后60 min(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24 h(T5)、拔管后72 h(T6),观察:(1)氧合指标:T0~T5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CO2分压(PaCO2);(2)炎症因子水平:检测T0,T3~T6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 结果 2组的SpO2和PaO2在T1时升高,T2及T3时下降,而PaCO2在T1,T2及T3时均升高(P<0.05); S组的SpO2,PaO2和PaCO2在T1,T2及T3时均高于D组(P<0.05)。2组的SOD从T3~T6均降低,在T4,T5及T6时S组均高于D组(P<0.05); 与之相反,2组的MDA,TNF-α和IL-1β在T3~T6均升高,在T4,T5及T6时S组均低于D组(P<0.05)。 结论 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双肺通气配合CO2充气可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减少炎性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