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常骶尾关节有一定活动度.骶尾关节固定不活动者称为尾骨骶化或骶尾关节混化.由于尾骨混化为骶骨的一部分,使骶骨长度增加并向前弯曲,因而影响分娩.除柯应及凌萝达曾提到骶骨在分娩中的重要性外,文献中对尾骨骶化与分娩的关系很少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0例经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宫颈活检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Ⅲ级及宫颈癌的病例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果进行分析。选取同期宫颈视诊和细胞学检查均无异常的41例就诊患者为正常对照。结果由正常宫颈、CIN、宫颈原位癌到宫颈浸润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测量宫颈径线增大、宫颈呈低回声病灶表现的病例逐渐增多,其中宫颈低回声病灶仅出现在宫颈癌中,是宫颈癌的特异性超声影像变化,特异度为100%。宫颈黏膜线缺失是宫颈癌Ⅱ期特有的表现,特异度为100%。CDFI和血流阻力指数(RI)均提示宫颈浸润癌局部血流明显较正常宫颈、CIN和原位癌丰富,宫颈浸润癌Ⅰ期与Ⅱ期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分析显示,宫颈径线增大诊断宫颈浸润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1%和82.8%,宫颈低回声病灶在诊断宫颈癌和宫颈浸润癌中的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4.8%,树枝状血流分布诊断宫颈浸润癌的特异度为10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宫颈浸润癌中有较多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其诊断可信度较高,对宫颈癌前病变、原位癌的诊断可靠性较低,联合其他辅助检查,可作为宫颈癌诊断以及放疗与化疗前后评价疗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计算线索细胞百分率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细菌性阴道病(BV)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可通过性传播[1],已列入性传播疾病[2]。目前诊断BV主要采用临床诊断标准和革兰染色(G染色)涂片法[3,4]。国内外学者认为寻找阴道分泌物中的线索细胞,是诊断BV的重要指标[5]。我们通过G染色计算线索细胞在全部上皮细胞中所占百分率,以探讨线索细胞半定量法在B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98年1月~1999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和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患者839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26岁。被检对象均为就诊前三天无性生活史、阴道灌洗及上药史,并作白带常规检查,除外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确诊BV患者427例。  相似文献   
4.
检测阴道分泌物pH和氨对细菌性阴道病102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约占妇科阴道感染性疾病的1/3,占外阴、阴道感染染40%~50%[1,2]。其实验室检查主要有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免疫学试验、线索细胞检查和细菌代谢产物测定等。由于单一细菌的分离和培养对BV的诊断意义不大[3],因此,目前主要应用非培养的检查方法。细菌代谢产物pH和氨(Amine)试验因操作简便、快速而发展成为实验室检查的主要手段。为此,我们应用美国Femexam公司的阴道分泌物pH&Amine斑点法试…  相似文献   
5.
线索细胞分级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线索细胞分级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革兰染色涂片计算线索细胞在全部上皮细胞中所占百分比进行分级。结果:BV病人与非BV病人在线索细胞(+)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线索细胞为(++)-(++++)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当线索细胞达到(++)以上时,诊断的敏感度为1005,特异性为98.8%。结论:线索细胞分级可作为BV诊断的一个半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6.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宫颈湿疣阴道镜图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建华  钟玲  林明杰  杨帮萍 《重庆医学》2006,35(16):1490-1491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与宫颈湿疣阴道镜图像的差异.方法 通过对病理诊断为CIN(108例)和宫颈湿疣(226例)患者的阴道镜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用χ2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二者在醋酸白色上皮厚薄、消退快慢、边界及异型血管、镶嵌、芥末黄和病变形态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异型血管、镶嵌或芥末黄的出现多为CIN;而宫颈湿疣的醋酸白色上皮更厚、消退更慢、边界更清楚,且可在移行区外.同时,二者在形态学上亦有差异.结论 异型血管、镶嵌或芥末黄的出现应多考虑CIN,而宫颈湿疣应特别注意醋酸白色上皮的部位、厚薄、持久性、边界以及病变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武汉市颅脑损伤儿童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特征,为未来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武汉市儿童医院住院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儿童的性别、年龄及损伤原因的特征,对比分析不同年份之间的受伤原因构成比差异。结果患者男女比例1.79:1;0~3岁占62.4%,1岁以下最多(31.6%);损伤原因中跌落/跌倒占73.2%,车祸占16.0%,3岁以下与3岁及以上儿童的损伤原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之间损伤原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颅脑损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近几年损伤原因未发生显著改变,可根据其规律性和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降低儿童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心房电与结构重构是促进房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自噬是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细胞内组分降解过程, 对维持细胞生存及功能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自噬与房颤的进展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内L型钙离子通道CaV1.2蛋白、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兰尼丁受体2的功能参与心肌细胞内钙稳态及电重构;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血管紧张素Ⅱ相关信号通路交互作用参与心房纤维化、心肌肥厚等结构重构。对自噬过程的调控能改善心房电与结构重构, 为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心房颤动(AF)患者窦性心律下左心室血流能量损耗(EL)。方法 对54例AF患者(AF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VFM检查,分析等容收缩期(T1)、收缩早期(T2)、收缩晚期(T3)、舒张早期(T4)和心房收缩期(T5)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EL,比较2组一般资料、心功能参数以及EL的差异。以与对照组相比5个时相均有统计学意义的EL为应变量、一般资料和心功能参数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时相EL增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AF组体表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A)及E/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均高于对照组,而A和e''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时相基底段EL及T4中间段、心尖段EL,T1、T2心尖段EL明显增高(P均<0.05);其他时相各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时相基底段EL增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T1:年龄、E/A;T2:LVESV;T3:LVESV;T4:E/A、E、e'';T5:A、年龄。结论 AF可致左心室各时相基底段EL增高;采用VFM技术定量评估AF患者左心室EL,为观察AF对左心室血流模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马英  于成银  冷志  邓仁洪  林明杰 《重庆医学》2004,33(7):1011-1013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病变(SIL)及宫颈癌(SCC)的关系.方法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用TCT技术和TBS方案诊断.对液基细胞学和活检均证实为SIL和SCC的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HPV感染的依据为核周空穴细胞.所有诊断均采用双盲法进行.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IL和SCC中的HPV-pan(广谱)和HPV-18抗原.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出114例HPV感染,活检组织学检出108例.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检出HPV-pan 138例,检出HPV-18 64例,两者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V感染强烈提示SIL和SCC可能存在,尤其是高危型HPV与HSIL和SCC的发生密切相关.采用液基细胞学、活检和免疫组化方法,可有效检出HP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