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ASDis)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因腰椎融合术后ASDis行翻修手术的患者为ASDis组,匹配同期行腰椎融合手术且经过相同时间随访未发生明显ASDis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末次随访时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差异,前者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随访时间及初次手术病因,后者包括胸椎后凸角(TK)、矢状位躯干偏移(SVA)、腰椎前凸角(LL)、手术节段腰椎前凸角(s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结果 共纳入ASDis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随访时间及初次手术病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Dis组患者LL、sLL、SS均小于对照组(36.00°±5.44°vs 43.88°±10.62°,17.80°±5.79°vs 27.62°±6.74°,27.50°±5.30°vs 31.06°±7.48°,P均<0.05),PT大于对照组(26.12°±8.24°vs 18.80°±7.67°,P<0.01),两组间TK和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ASDis组中SVA>50 mm、PI与LL的差值(PI-LL)≥10°及sLL占LL比例(RL)<60%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18/25 vs 21/50、16/25 vs 11/50、21/25 vs 17/50,P均<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后矢状位失衡与ASDis的发生密切相关,手术节段前凸恢复不良导致邻近节段腰椎代偿性后凸可能是引起腰椎融合术后ASDis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体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年轻医师熟练掌握手术技巧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传统的“见一、做一、教一”的师徒带教模式虽然仍是主流,但已无法适应医学的快速发展,术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兼顾帮带,无形中亦增加了手术风险[1-2]。尸体训练是过去几十年来实际手术的最佳替代[3],其触觉反馈真实,保真度高,对解剖结构、位置认识直观,但尸体资源紧缺,且容易传播疾病;此外,新鲜尸体的使用时间有限,无法反复练习[4-5],甚至在--些国家还存在伦理等问题[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公式.[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长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冠状面平衡情况分为失衡组和平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公式,绘制ROC曲线并计算阈值.[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