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影响及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选取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能完成2个月强化疗程的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261例。根据其治疗前吸烟年支情况,观察其2个月强化抗结核治疗后痰菌阴转的效果。结果:261例患者经过2个月强化治疗后202例(77.4%)患者痰菌阴转。性别、年龄、病灶范围和低蛋白血症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菌株对痰菌阴转无明显影响(P>0.05);但在吸烟患者中随着治疗前吸烟年支量的增加,其痰菌阴转率明显下降,二者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0.000)。结论: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有较大影响,应该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激素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25例)和非激素治疗组(31例).两组均采用统一的抗结核化疗加胸穿抽液或引流方案治疗,激素治疗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强的松口服.观察两组病例发热改善时间,胸液吸收时间,治疗初始及2月、4月、6月后胸膜粘连肥厚的情况.结果 激素治疗组及非激素治疗组退热时间分别为(1.86±1.25)天,(3.81±2.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胸水吸收时间分别为(7.24±4.60)天,(8.50±5.78)天,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增厚的例数分别为23及27例,增厚厚度为(19.79 ±11.92) mm,(17.56±11.73)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月、4月及6月胸膜肥厚例数分别为18例、7例、3例及24例、10例、4例,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能缓解患者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但对于加快胸液吸收、减少胸膜增厚的发生率和治疗并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初治肺结核病人9年耐药情况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始耐药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是造成正规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反映化疗水平与国家结核病控制规程效能的标志。本院连续9年初始耐药的动态监测,分析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动向,作为制定结核病控制计划和规范化疗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并低蛋白血症与痰菌阴转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低蛋白血症与痰菌阴转的关系。方法 选取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 2 6 2例。其中治疗前伴有低蛋白血症 10 0例 (38.2 % )。结果 在治疗前 10 0例伴有低蛋白血症患者中 ,经 2个月的强化治疗后 ,只有 33例患者伴有低蛋白血症 (P<0 .0 0 0 ) ;治疗前并低蛋白血症患者在完成 2个月疗程后只有 6 7.0 %患者痰菌阴转 ,明显低于无低蛋白血症患者 (80 .9% ) (P<0 .0 1) ;治疗前血清白蛋白含量与痰菌未阴转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r=0 .85 7)。结论 低蛋白血症可能是导致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氢酶(ADA)及T细胞斑点试验(T-SPOT)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66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腹水LDH、ADA和T-SPOT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各...  相似文献   
6.
恶性胸膜间皮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4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主要有胸痛(64.3%),咳嗽(81%),呼吸困难(73.8%)等,均无明显石棉接触史。胸液均为渗出液,胸液腺苷脱氨酶(ADA):平均14.4U/L,胸液癌胚抗原(CEA):平均1.15ng/ml,癌抗原125(CA125):平均1 114.6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平均116.4ng/ml。胸部影像学示42例均有胸腔积液,其中大量积液17例(40.5%),胸膜增厚31例(73.8%),胸膜结节或肿块影10例(23.8%),胸壁侵犯肋骨破坏2例(4.8%)。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7例(16.6%),胸膜活检14次(33.3%),外科胸腔镜检查7例(16.7%),开胸手术活检13例(31%)。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症状不典型,胸液肿瘤标志物CA125及CYFRA21-1均明显升高,胸部CT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经皮肺穿刺及胸膜活检是确定病理诊断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 4 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 (Th1/Th2 )细胞在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并了解其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对 10 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2 5名正常人外周血CD 4 T淋巴细胞进行直接计数 ,同时用 2 5ng/ml佛波酯 (PMA)、2 5 0ng/ml离子霉素 (ionomycin)对外周血细胞进行刺激 ,用 2 μmol/ml莫能霉素 (monensin)作蛋白转运抑制剂 ,5 %CO2培养 4 0~ 4 5h ,而后分别配对加入CD3 PC5 CD8 FITC INF γ PE/CD3 PC5 CD8 FITC IgG1 PE、CD3 PC5 CD8 FITC IL 4 PE/CD3 PC5 CD8 FITC IgG1 PE(PC5 :藻红蛋白 花青苷 5 ;FITC :异硫氰酸胍荧光素 ;PE :藻红蛋白 )单克隆抗体进行胞膜和胞内标记 ,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的百分含量。按病变程度分为重度 32例 ,中度 4 4例 ,轻度 2 9例。并对其中 6 7例肺结核患者在化疗强化期末、第 6个月化疗结束时进行同样指标的追踪检测 ,以了解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 4 T细胞、Th1/Th2细胞的变化状况。结果  (1)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 4 T细胞、Th1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其检测值分别为 (6 6 3± 16 0 )个 / μl、(9 5 6±3 6 0 ) %和 (735± 15 6 )个 / μl、(18 70± 5 0 3) % (P值均 <0 0 5  相似文献   
8.
初始耐药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是造成正规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反映化疗水平与国家结核病控制规程效能的标志[1]。本院连续9年初始耐药的动态监测,分析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动向,作为制定结核病控制计划和规范化疗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将7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置管引流组(治疗组)38例和胸穿抽液组(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胸水消失的时间、所需的费用及并发症。结果①治疗组平均胸水消失时间为(5.02±2.44)d,对照组为(8.51±2.67)d,P<0.05。②治疗组平均费用为(561.50±143.08)元,对照组为(390.96±171.66)元,P<0.01;但≥4次胸穿组平均费用为(698.95±191.62)元,与治疗组比较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能有效地缩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消失时间,对于一个患者的胸穿次数预计可能会多于4次时,置管引流在疗效、所需费用上的优越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复治菌阳肺结核病人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复治菌阳肺结核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探讨营养辅助治疗对复治肺结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本院住院治疗的菌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前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向量统计和两个均数向量的比较 Hotelling T 检验以及分别对各向量进行t 检验?结果 1 .复治菌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前营养状况较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的营养状况差( P< 0.01) ,其中以体重下降最为明显( P< 0.01) ;2 .治疗2 个月后痰菌阴转病人的治疗前营养状况较未阴转病人好( P< 0.05) ,其中体内血清白蛋白及淋巴细胞数量较高( P<0.01) ?结论 复治菌阳肺结核病人的营养状况较差,而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前血清白蛋白及血淋巴细胞数量水平的高低对疗效有较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时辅以补充体内蛋白能量为主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望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