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单纯性肝囊肿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71例患者共86个单纯性肝囊肿行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随访治疗后1、3、6、12、24个月囊肿体积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86个囊肿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患者耐受性良好,总有效率达96.5%。治疗后1、3、6、12、24个月囊肿平均体积分别为(138.5±36.6)、(103.1±29.3)、(30.7±20.4)、(28.2±17.4)、(65.9±23.4)mm3,均小于治疗前的(148.6±49.2)mm3(P<0.05)。结论超声介入下聚桂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以及磁共振不同增强模式在软组织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2020年2月本院41例软组织肿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层次、部位及大小等因素与肿块良恶性之间的关系。将软组织肿块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增强模式设为4种(P1、P2、P3和P4),通过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来判断不同增强模式与肿块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以手术或穿刺病理为金标准,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病变的部位、层次及肿块大小与肿块良恶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CEUS与MR增强的P1、P2增强模式均为良性病变。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显示CEUS与MR增强的P3模式与恶性肿块密切相关(P≤0.001),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66.7%、86.7%、72.7%(CEUS)及96.6%、58.3%、84.8%、87.5%(MR),两种检查诊断效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增强均可为软组织肿块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超声测量腋下关节囊厚度对于冻结肩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临床诊断冻结肩患者的双侧肩关节超声资料,包括患侧与健侧腋下关节囊厚度以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有无积液,比较患侧与健侧厚度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评估参数的诊断价值,并评估腋下关节囊厚度和病程的关系。结果:超声下腋下关节囊患侧的平均厚度为(3.98±0.94)mm,健侧的平均厚度为(1.86±0.39)mm(P < 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91,截断值为2.45 mm和2.65 mm时,诊断正确率高,当截断值为2.45 mm时,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93.0%;当截断值为2.65 mm时,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96.3%。肱二头肌腱鞘改变与冻结肩无明显相关性(χ2=3.41,P > 0.05)。结论:超声下腋下关节囊厚度的测量对冻结肩有较好的诊断性能,截断值2.45 mm灵敏度最高,截断值2.65 mm特异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积液对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冻结肩疗效的影响。 方法:81例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根据有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积液分为A组(合并腱鞘积液)、B组(无腱鞘积液),所有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行高频超声检查获得腋下关节囊(axillary recess capsule , ARC)厚度,同时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RC厚度均明显减少,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A组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低于B组,A组ARC厚度明显高于B组(P<0.05)。 结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积液能够影响冻结肩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疗效。ARC厚度能够作为冻结肩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治疗效果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BRAFV600E检测对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BSRTC)Ⅲ类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的患者125例,共125个BSRTC Ⅲ类结节。所有结节同时行TIRADS分类和BRAFV600E检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IRADS、BRAFV600E检测及两者联合对BSRTC 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结果125例患者共计纳入125个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良性结节76个;恶性结节49个。TIRADS 4c~5鉴别诊断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3.5%、89.5%、81.8%、84.0%、83.2%。BRAFV600E突变检测鉴别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5.5%、100.0%、100.0%、86.4%、90.4%。以TIRADS 4c~5类或BRAFV600E突变型为BSRTC Ⅲ类结节恶性的联合诊断标准,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3.9%、89.5%、85.2%、95.8%、91.2%,联合诊断较TIRADS、联合诊断较BRAFV600E具有较高的敏感度(P=0.002,P=0.004)、阴性预测值(P=0.018,P=0.044)。 结论TIRADS和BRAFV600E检测联合对于BSRTC Ⅲ类结节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尤其诊断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应用TIRADS或BRAFV600E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块患者40例,其中良性27例,恶性13例;根据超声造影检测到的肿块内血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确定6种增强模式(P1、P2、P3a、P3b、P3c及P4),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鉴别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P1和P2增强模式分别为2例和4例,均为良性病变;P3a、P3b、P3c及P4增强模式分别为8例、5例、17例、4例,恶性率分别为12.5%、20.0%、52.9%、50.0%。P3c增强模式判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70.4%,特异性69.2%,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52.9%。P3c/P4组合增强模式的特异性上升至84.6%,阳性预测值上升至89.5%。主要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块最大径、部位、与深筋膜层的相对位置均无关(P=0.061、0.175、0.384、0.453、0.999);与P3c/P4组合增强模式有关(P=0.008)。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可辅助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不同大小甲状腺 TI-RADS 3~4类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常规超声观察164例患者(共197个结节)甲状腺结节的边界?内部回声?是否合并钙化?纵横比?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等,依据甲状腺TI-RADS分类方法对相应的甲状腺状腺结节进行分类,同时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记录结节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绘制 ROC 曲线,获得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Emax最佳界值?其中TI-RADS 3~4类结节186个,分直径≤10 mm组(Ⅰ组)和直径>10 mm组(Ⅱ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 ROC 曲线,评价Emax值在Ⅰ?Ⅱ组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杨氏模量Emax界值为52.5 kPa?Ⅰ组和Ⅱ组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分别为57.4%?66.2%及90.0%和 87.5%?79.5%及68.8%,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0和0.842?结论:SWE界值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E对>10 mm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更有应用价值;SWE对≤10 mm甲状腺结节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实验兔肝脏的超声造影规律。方法应用不同剂量的超声造影剂对40只实验兔肝脏进行超声造影,测量正常实验兔肝静脉内造影剂出现的时间(HVAT)及肝动脉内造影剂出现的时间(HAAT),分析正常实验兔肝脏的超声造影规律。结果 39只实验兔在实验中观察及测量了HAAT及HVAT,在注射声诺维(SonoVueTM)后4~5 s,肝动脉出现了强化,随即强化信号减弱消失,肝静脉出现强化。注射0.1 ml及0.2 ml声诺维所测得的肝动静脉血流参数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声诺维对实验兔肝脏进行超声造影,能清楚的显示出实验兔的肝动脉及肝静脉的强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评估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治疗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1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治疗组(A组)31例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B组)30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PRTEE功能评分和握力变化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复发率的差异。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0.9)个月。治疗后1个月时,A组VAS评分低于B组[(1.8±0.4)分vs(3.2±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959,P<0.001);治疗后3个月时,2组VAS评分和PRTEE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A组VAS评分和PRTEE功能评分均低于B组[(1.7±0.3)分vs(2.8±0.4)分;(13.2±2.9)分vs(22.3±5.1)分],A组握力变化和复发率也低于B组[(12.3±2.5)% vs(28.4±3.2)%;0/31 vs 4/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772、-8.6024、-21.9381,P<0.001、<0.001、<0.001、=0.035)。 结论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时,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治疗较体外冲击波治疗具有注射精准,起效快,临床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的优势。但体外冲击波治疗具有无创,安全的优势,也是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基因检测在术前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RT?qPCR检测112例甲状腺结节(42例良性,70例恶性)和52例结节周边正常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标本中GLUT1 mRNA的表达量,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术后病理组织中GLUT1蛋白的表达情况。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GLUT1基因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结节FNA标本中可以检测出GLUT1 mRNA的表达,且其与术后免疫组化GLUT1蛋白的表达水平相一致。PCR结果表明GLUT1基因在良性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细胞之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与良性结节相比,甲状腺癌中GLU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 0.001)。GLUT1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2.9%、92.9%和0.797。甲状腺癌中GLUT1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结节数目、BRAFV600E突变和淋巴结转移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 > 0.05),但与AJCC分期显著相关(P < 0.001)。结论:GLUT1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术前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