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阑尾脓肿是儿外科和普外科常见病,多由于阑尾炎延误诊治或误诊误治所致,使原本并不严重的阑尾炎病情复杂化,给处理带来困难。而处理不当又会因此而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近年我院收治的阑尾脓肿患者进行了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自1983年~1997年1月共收治尿毒症性心肌损害患者37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21岁~77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2例,肾盂肾炎6例,糖尿病性肾病2例,间质性肾炎3例,肾小动脉硬化3例,先天性多囊肾1例。全...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中p16、E-cad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及E 钙粘附蛋白 (E cad)基因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3 0例子宫内膜癌及 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16及E cadmRNA的表达。结果 :①子宫内膜癌p16mRNA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P <0 .0 1) ,但p16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病理分级无关 ;②E cad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呈低表达 ,正常组织内呈强阳性表达 ,二者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并且在子宫内膜癌中E cadmRNA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E cadmRNA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纤维宫腔镜对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对异常子宫出血的绝经期妇女156例进行纤维官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结果表明,子宫内膜萎缩为其主要出血原因,计66例,占42.3%;其次为子宫内良性占位(27例,占17.3%)和子宫内膜增生(26例,占16.7%);再次为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以及节育器异常。子宫内膜萎缩和增生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5%和79.3%;子宫内良性占位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结论:纤维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正畸与修复联合方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与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2组,即对照组35例执行常规修复方案,分析组35例执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牙齿排列整齐与吞咽、咀嚼、口语表达等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方案用于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中确可获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牙齿功能与美观,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是一个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手术方式[1].我院2011年1~10月开展TAPP 15例,初步尝试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均为男性;年龄15~83岁,平均56岁;斜疝9例,直疝6例,其中1例为双侧直疝(其中一侧为隐匿疝).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完成治疗后的麻风患者临床与组织病理变化,评估治愈标准,提高皮肤科医生长期随访意识。方法 收集在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接受联合化疗(MDT)方案规则服药结束至本科复查的麻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组织蜡块切片后做HE染色和抗酸染色,观察病理特点;根据收集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集到19例治疗后具有完整资料的麻风患者,11例(57.89%)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临床上均无活动性麻风皮损,部分留有色沉、色减或鱼鳞病样改变。11例治愈者中,5例(45.45%)组织病理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6例(54.55%)呈麻风消退后期改变,肉芽肿较小,泡沫细胞处于退行期;2例(18.18%)组织抗酸染色见碎裂状、颗粒状麻风杆菌。8例患者(42.11%,8/19)未达临床治愈标准,皮损部分未消退,以色减斑、色沉斑、暗红斑为主,4例(50.00%,4/8)存在Ⅱ型麻风反应,伴红斑、结节、脓疱;病理上均有肉芽肿形成,但肉芽肿较小,肉芽肿中的泡沫细胞处于退行期;组织抗酸染色见完整麻风杆菌,均为多菌型。结论 麻风患者通过MDT治疗方案服药结束后,仍需复查组织病理及抗酸染色评估是否达到治愈。部分多菌型麻风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的变应性疾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73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体外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并分析阳性病例检出率以及特异性过敏原分类。结果:173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共检出特异性过敏原者289例,阳性检出率达39.27%。2在99例荨麻疹以及66例过敏性鼻炎中,排名前三的过敏原均依次为屋尘及尘螨、豚草及蒿草、海鲜;在53例皮炎中,依次为屋尘及尘螨、海鲜、蛋奶;在47例湿疹中,依次为屋尘及尘螨、海鲜、豚草及蒿草;在24例过敏性紫癜中,依次为海鲜、蛋奶、屋尘及尘螨。3在过敏性鼻炎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达95.5%,而在过敏性紫癜中,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达95.8%。结论:大庆地区常见的过敏原主要为屋尘及尘螨、豚草及蒿草、海鲜、蛋奶,该结果可为大庆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陆海蓉  郑冬梅  卫建华   《护理与康复》2018,17(2):100-102
总结1例成人后天特发性喉软骨软化症患者延迟撤机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做好疼痛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治疗护理,患者撤机成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