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orexin-A对脊髓腹角神经元促离子型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7~12 d的新生SD大鼠,麻醉后分离出含腰骶膨大的脊髓节段并切片。使用木瓜蛋白酶(Papain,0.18 g/30 mL人工脑脊液)消化切片并孵育40~60 min。显微镜下保留腹角,使用抛光的不同口径的巴斯德吸管急性机械分离单个细胞,待细胞贴壁后,应用膜片钳记录联合药理学方法对状态良好的神经元开展研究。在电压钳模式下记录,结合预处理给药方式,应用GABA受体激动剂γ-氨基丁酸记录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诱发的电流,给予orexin-A观察其对GABA电流的调制作用,先后给予OX1R选择性拮抗剂SB334867、OX2R选择性拮抗剂TCSOX229、PKC抑制剂Bis-IV、PKC激动剂PMA、PKA抑制剂Rp-cAMP、Ca2+螯合剂BAPTA等药物分析orexin-A对GABA电流调制的作用机制。结果 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形态良好,胞体形状多样,表面光洁,立体感较强且突起较长;给予orexin-A后,GABA诱发的电流幅值被显著制抑(P<0.001,n=49),抑制率为(67.48±12.50)%;同时给予SB334867和TCSOX229可完全取消orexin-A对GABA电流的抑制作用(P=0.93,n=6);单独应用SB334867(P=0.001,n=8)或TCSOX229(P=0.02,n=8)均部分解除orexin-A对GABA电流的压抑作用;给予Bis-IV后,orexin-A不再压抑GABA电流(P=0.31,n=5);PMA可模拟orexin-A的作用,显著抑制GABA电流,抑制率为(60.79±10.94)%,在此基础上,orexin-A不能进一步压抑GABA电流(P=0.15,n=6)。给予Rp-cAMP后,orexin-A仍可显著压抑GABA电流(P=0.001,n=5)。在无Ca2+细胞外液(P=0.004,n=8)或胞内应用BAPTA(P=0.04,n=7)时,orexin-A对GABA电流的压抑作用不受影响。结论 Orexin-A抑制脊髓腹角神经元的GABA电流,该效应可能经由OX1R和OX2R共同介导以及非Ca2+依赖的PKC信号通路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采用健侧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创伤致胫骨复合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7—2021-07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12例胫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均为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经彻底清创、去除坏死骨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采用健侧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患侧胫骨大段复合组织缺损。按照下肢力线将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在远近端置入螺钉或内固定物固定。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1个月。皮瓣全部存活,术后3.0~3.5个月出现骨痂,术后10个月移植腓骨大部愈合,腓骨完全胫骨化为术后12~1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腓骨完全胫骨化,未发现移植腓骨骨折。2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行急诊手术取出血管内血栓后存活。1例皮瓣周围组织出现少量坏死,取腹部皮肤组织二期植皮后存活。末次随访时4例参照Enneking肢体功能评定系统,功能评价平均28分,其中肢体术后平均功能恢复程度为97%,外形满意、负重及行走均无明显影响;5例为术后18~24个月取出钢板内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传统生死观对安乐死问题的疏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鑫宇 《医学与社会》2007,20(10):30-32
安乐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它涉及到很多学科。但笔者认为安乐死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生死”一直是哲学所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安乐死问题必然加深人们对安乐死的认识,近而为解决安乐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1关于“安乐死”1.1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是“快乐的死亡”、“尊严的死亡”之意,英文解释为:thepainless killing of people who are incurably ill or veryold(无痛苦处死患不治之症而又非常痛苦者和非常衰老者)[1]。《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对安乐死的定义是:“对于现代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影响。方法 选用19只7~12 d新生SD大鼠,麻醉后,将含有腰骶膨大的脊髓分离并切片,用木瓜蛋白酶(0.18 g/30 mL人工脑脊液)消化切片并孵育40 min,显微镜下选取腹角,用抛光的巴斯德吸管进行急性机械分离神经元,对贴壁的健康神经元结合药理学方法进行穿孔膜片钳记录实验。在电流钳模式下,先记录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AP),然后结合预处理给药方式,分别记录不同浓度的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AP影响。在电压钳模式下,先应用尼古丁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诱导出内向电流,然后结合预处理给药方式,记录在不同浓度的ET、不同钳制电位以及不同使用时间的情况下,ET对尼古丁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诱导的内向电流的影响。结果 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状态良好,具有形状多样的胞体和完整的突起;共记录到21例脊髓腹角神经元有自发AP,经0.3、3.0、30.0 μmol/L(3.0 μmol/L相当于临床浓度)不同浓度的ET持续灌流2 min后,与给药前比较,结果12例神经元的AP幅度、锋电位幅度及超射分别被浓度依赖性抑制(P<0.01);自发放电频率降低(P<0.01)。另外9例神经元的AP被3.0或30.0 μmol/L的ET完全取消;在相同钳制电位下(VH=-70 mV),分别经0.3、3.0和30.0 μmol/L的ET预处理2 min后,对0.4 mmol/L尼古丁诱导的电流幅度显示出浓度依赖性压抑作用(P<0.01, n=7)。将钳制电位分别设定为-30、-50、-70 mV,应用30.0 μmol/L的ET预处理2 min后,对0.4 mmol/L尼古丁诱导的电流幅度呈电压依赖性压抑作用(P<0.01,每个钳制电位下n=6)。在30.0 μmol/L的ET预处理6 min过程中,分别于0、2、4、6 min时先后4次暴露于0.4 mmol/L的尼古丁(每次暴露时间为2 s),随着暴露次数增多,尼古丁电流幅度逐渐减小;但若在6 min的预处理过程中,仅在开始(0 min)和结束(6 min)时两次暴露于相同浓度尼古丁,则6 min时,电流幅度抑制率较4次暴露尼古丁时的抑制率明显降低(P<0.01, n=6)。结论 ET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脊髓腹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并且以浓度依赖、电压依赖和使用依赖的方式压抑nAChR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床浓度依托咪酯(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诱导的电流和甘氨酸(Gly)诱导的电流的幅度及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7~14日龄的新生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含腰骶膨大的脊髓切成厚度为300~500μm的薄片,经酶解消化后,机械吹打含腹角的切片,分离出单个神经元后进行穿孔膜片钳记录。在电压钳模式下(VH=-70 mV),分别使用GABA(0.1 mmol/L)和Gly(30.0μmol/L)在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上诱发出电流,并研究临床浓度的ET对这两种电流的峰电流、稳态电流的幅度和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相当于临床浓度的3.0μmol/L的ET自身无法在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上诱发出电流。但使用3.0μmol/L的ET对记录的神经元预处理2 min后,与对照电流相比,能够增大GABA峰电流幅度和稳态电流幅度(P<0.01)。使用3.0μmol/L的ET预处理2 min后,与对照电流相比,能够增大Gly峰电流幅度和稳态电流幅度(P<0.01)。同时,3.0μmol/L的ET预处理2 min缩短了GABA电流的上升时间(RT)...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技术和初步效果。[方法] 2019年5月—2022年5月对8例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月骨切除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行腕关节掌侧弧形切口,彻底切除坏死月骨,将制备的团状掌长肌肌腱移植物填塞于月骨缺损处。[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以上。VAS评分由术前(5.5±0.9)分显著降至末次随访时(0.3±0.4)分。腕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改善。手腕、手指肌力较术前相比均有1~2级的提升。末次随访时Mayo评分为(91.1±3.3)分,优良率100%。影像检查见,各腕骨无移位现象,排列结构正常。[结论]团状掌长肌腱移植物填塞至月骨缺损区,可替代月骨的支撑作用。该术式操作简单,初步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