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体外心肌细胞培养是近年来国外开展的一种实验方法。1960年Harary报道用Waster大白鼠的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国内个别单位于七十年代后期始建立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并有记录装置。心肌细胞培养广泛用于细胞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它具有准确、可靠、简便、经济、快速及重复性好、可比性强等优点。且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用1981年凤台县冬季发病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急性期(发病5天内)血清,以常量(每链霉素瓶0.1ml)接种A—549细胞,从5份血清中分离到一株EHF相关因子(S_2).为了考核其可重复性,又将液氮中保存的原始血清,按上量接种A—549细胞,亦获阳性结果。S_2株经系统检查,确认是EHF病毒。  相似文献   
3.
用疫区黑线姬鼠肺制备单层细胞,经KHF阳性血清作IFA法检查,将10份KHF荧光阳性(卅以上)的单层细胞培养物接种A-549细胞,发现5株可以在A-549细胞中连续传代的EHF相关因子。以其中ALC96株感染的A-549细胞制作抗原片,检查125份血清,67份EHF患者恢复期血清中66份免疫荧光阳性(98.5%),58份正常人及其它疾病病人血清全部阴性。10例EHF患者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均有4倍以上升高。与呼肠孤Ⅰ、Ⅱ、Ⅲ型及类环状病毒抗血清免疫荧光阴性,与EHF病毒A1、A5,A9株(A-549细胞适应株)抗血清为阳性,其感染性可被EHF病人恢复期血清中和,证明此相关因子是EHF病毒。病毒可通过450nm孔径滤膜。对5-碘脱氧尿嘧啶核苷不敏感,不耐酸(pH≤3.0),对脂溶剂敏感,这些与KHF病毒相似。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报告了1980年10月~1981年1月及1981年11月~1982年3月,作者对婴幼儿秋冬季腹泻100例临床观察情况,其中有随机留取的20份粪便标本作了电镜检查。电镜检查的20份标本中有12份见到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阳性率为60%,阳性标本大部分采自发病后  相似文献   
5.
自 Lee 氏等用非疫区黑线姬鼠从疫区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到朝鲜出血热(KHF)病毒之后,国内亦先后以相似方法及直接应用细胞培养,从姬鼠体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将病人血清接种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亦有报道。  相似文献   
6.
1983年夏在皖南歙县发生了一次非细菌性成人腹泻暴发流行,病例总数达20,000人以上。传播途径没有查清。用直接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发现在病人粪便中有一种病毒,其形态与普通轮状病毒非常相似,但经补体结合和ELISA试验二者之间无抗原联系。又经基因组核酸分析,发现二者的核酸电泳图型明显不同。故证明这是一种新的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发生成人腹泻流行,病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1983年夏季,歙县发生了一次全县范围的成人腹泻暴发流行。本文为对这次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病原以及血清学调查研究的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 1983年流行性出血热(简称 EHF)流行季节,我们在流行区采集发病2~5天以内的急性期病人血清,用大白鼠乳鼠原代肺细胞(简称 RL)同样分离到 EHF 病毒。方法:将典型 EHF 病人急性期血液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各取0.5ml 接种 RL 单层细胞青霉素小瓶,37℃吸附2小时,  相似文献   
9.
我国用A-549和VeroE6细胞从啮齿类动物和病人血清中分离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相继获得成功。但上述分离到的毒株均已通过传代细胞不同代次的传代,不宜作为EHF疫苗的筛选毒株。1983年EHF流行季节,我们在流行区采集了急性期(发病2~5天以內)病人血清用大白鼠乳鼠原代肺细胞(RL)同样分离到EHF病毒。典型EHF病人急性期血液按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皖南歙县从1983年3月上旬开始,在全县范围内陆续发生了一种以腹痛、腹胀及水泻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疾病。其后在合肥地区也发生类似疾病的局部流行。我们曾对两地部分典型病人采集了粪便和血清标本,进行了电镜和血清学检查。对歙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