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UCA1)调控miR-582-5p-Zeste增强子同源物(EZH)2信号轴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UCA1、miR-582-5p和EZH2在NSCLC组织及细胞系(NCI-H460、A549和NCI-H1299)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EZH2在NSCL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原位杂交(FISH)检测UCA1和miR-582-5p的信号强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验miR-582-5p抑制剂靶向UCA1和EZH2的调控机制;qRT-PCR检测下调UCA1/miR-582-5p对EZH2 mRNA的调控关系;Transwell、TUNEL细胞凋亡和CCK8分别检测下调UCA1-miR-582-5p-EZH2轴对侵袭、凋亡和增殖的调控能力。结果 UCA1和EZH2在NSCLC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miR-582-5p则相反为低表达。UCA1竞争性结合miR-582-5p,且miR-582-5p抑制剂可以回补siUCA1负调控EZH2。siUCA1-In-miR-582-5p-siEZH2...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通过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果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有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独特的间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肺部,发生于颈者罕见,需依靠病理组织学确诊,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2例(手术组),与同时期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64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手术组在术后相同时间段疼痛指数评分、镇痛药物用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手术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差异。结论: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开胸术后并发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加以分析总结,以期指导临床预防工作,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共9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手术时间、术前肺功能、术前抗生素预防应用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长、肺部病灶蔓延、术后创口污染,分析记录结果。对全部患者胸腔内液体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90例开胸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率为13.3%(12/90),患者是否高龄和术前有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个因素,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肺功能情况、术后原发病灶有无扩散蔓延和术后创口有无污染三个因素与术后胸腔感染相关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铜绿假单胞菌为术后胸腔感染主要病原体。结论: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术后原发病灶有无扩散蔓延和术后创口有无污染为开胸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对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甲钴胺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48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B组给予甲钴胺500μg,3次/d,加莫沙必利5mg,3次/d,饭前30min服用。A组在B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2次/d。疗程均为21d。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B组的77.08%(37/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口服微粒化地张韶龙奥司明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临床收治的179例女性特发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 n=103例)及地奥司明治疗组( n=76例),地奥司明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微粒化地奥司明片,每次900mg,每日两次。分别在治疗后7d、15d、30d、60d及停药后30d进行小腿周径测量,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60d后有57例症状消失或基本恢复正常,37例仍有胀痛不适但较前明显减轻,9例无明显变化。随访30d有31例较停药前有所加重。地奥司明治疗组患者在治疗60d后有49例症状消失或基本恢复正常,23例仍有胀痛不适但较前明显减轻,4例无明显变化。随访30d有17例较停药前有所加重。两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差差异( P<0.05)。结论:口服微粒化地奥司明对女性特发性浮肿的近期疗效明确,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与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随机分为 A 组36例,B 组37例和 C 组37例。A 组予甲钴胺+维生素 B1;B 组予α-硫辛酸+甲钴胺+维生素 B1;C 组予依帕司他+甲钴胺+维生素 B1。均连续3周给药,对治疗前后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 组总有效率77.77%,B 组有效率94.59%,C 组有效率91.89%;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 和 SNCV)3组间进行比较,A 组与 B 组、A 组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与 C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维生素 B1与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维生素 B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功能,且明显优于甲钴胺加维生素 B1治疗,但从经济学考虑首选依帕司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入的以多发肋骨骨折为主症的重症胸外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2例,对照组64例。手术组患者接受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诸如,年龄,性别,肋骨骨折数,入院时、治疗后2h、24h、48h、72h的疼痛指数,镇痛药用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例患者性别、年龄、平均肋骨骨折数、入院时疼痛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较对照组治疗后2h疼痛指数(5.45±0.94vs.6.81±0.99,P=0.004)、治疗后24h疼痛指数(4.67±1.03vs.5.94±1.15,P=0.000)、治疗后48h疼痛指数(3.93±0.92vs.5.75±1.29,P=0.000)、治疗后72h疼痛指数(2.83±0.96vs.5.45±1.25,P=0.000)均变小,镇痛药用量(P=0.000)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9vs.37,P=0.027)降低,住院天数(11.14±1.84vs.17.41±7.72,P=0.004)缩短。结论:较保守治疗而言,在治疗重症胸外伤时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