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了解广州市社区中老年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患病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分析近年来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增减趋势。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骨折史等),并用美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529例40~87岁中老年人群的腰椎正位和左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以性别、年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递增,各组髋部BMD值逐渐下降,而腰椎BMD值并未随着增龄而呈现递减的趋势,60岁以上中老人髋部BMD值显著低于腰椎BMD值(P0.05)。根据腰椎BMD值计算,中老年人OP总患病率为30.7%,其中女性为34.2%,明显高于男性的17.9%(P0.05)。低骨量(osteopenia,OPA)总患病率为41.8%,男女分别为42.4%和41.6%(P0.05)。根据髋部BMD值计算,OP总患病率更高,达到38.2%,女性为39.4%,高于男性的33.9%(P0.05)。OPA总患病率为47.4%,男性为52.7%,女性为46.0%(P0.05)。受调查的中老年男性中有骨折史的为82例,女性为357例,OP患者骨折发生率为37.8%,远高于非OP患者23.1%(P0.01),再骨折发生率OP患者为6.2%,高于非OP患者的2.64%(P0.01)。结论广州市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和脆性骨折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率均较以往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建议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根据髋部BMD值进行骨质疏松评估的敏感性更高,应该首选髋部作为骨密度测量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从2015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骨科胫骨干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髄内钉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第18个月,采用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疗效满意及安全性确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广州市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骨折史等)及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 529例40岁以上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腰椎正位骨密度(BMD),并收集受试者的血钙(Ca~(2+))、碱性磷酸酶(ALP)、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等,按年龄配比,将检测出的47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与470例骨量正常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年龄分层方面,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主要以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为主,后期以阳虚质、阴虚质为主,而气虚质贯穿骨质疏松的整个过程。阴虚质、瘀血质、湿热质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影响因素。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的OC、PINP及β-CTX水平较其他体质类型高,经多重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建议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等5种体质的骨质疏松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在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5月,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42~102(74.6±19.7)个月后,发生ASD需再次手术的患者11例。发生ASD的节段均位于原融合节段上方,应用OLIF联合/不联合椎弓根钉行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摄腰椎标准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及CT,测量手术前后椎间孔高度(IFH)、椎间隙背侧高度(DH)、椎间隙腹侧高度(VH)等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7.7±6.8)个月,手术时间(87±35)min,单节段手术时间(64±8)min(不含内固定操作),术中出血量(74.2±28.8)mL,住院(6.7±1.9)d。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明显降低,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VH、DH较术前分别增加(4.5±2.1)mm和(3.2±1.9)mm,IFH较术前增加(5.7±1.6)mm。2例(18.2%)患者在椎间隙处理过程中发生终板损伤,Cage下沉,术中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无相关临床症状;1例发生腹膜撕裂,术中请胃肠外科专家手术修复;1例出现交感神经链损伤致下肢症状,1例出现一过性术侧腰大肌无力,屈髋肌力3+级,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 OLIF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为腰椎融合术后ASD提供了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获得良好的近期随访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