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坐骨肛管横隔的CT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非肛区疾患就诊者盆部CT图像,行1.5 mm薄层重建,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合适的窗技术下观察坐骨肛管横隔及其邻近脂肪组织的CT表现。  结果 坐骨肛管横隔上方脂肪组织密度低于下方,两者间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女性比较,男性的下方肛管皮下间隙脂肪组织密度更高,导致上、下方脂肪组织密度差异肉眼可辨识的比例(88.37%)高于女性(38.37%),该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肛管横隔CT直接显影率约23.26%,呈较对称线型全程、线型部分或分枝型软组织密度影,由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之间发出,走向坐骨结节。统计直接显影者的最大厚径,左、右侧均值分别为(2.50±0.46)mm、(2.89±0.78)mm,其中男性与女性双侧厚度均值分别为(2.71±0.43)mm、(2.69±0.44)mm。  结论 依据CT图像上坐骨肛管横隔上方坐骨直肠间隙与下方肛区皮下间隙脂肪密度差异,可以判定其位置,部分人可在CT上直接显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超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CT与 MR定量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5只,30只建立 ONFH 模型,15只用作对照,各组分成5批次(造模后5、7、9、11、13 d)行股骨头 Micro-CT、MR T2mapping与T2?mapping扫描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两种技术所获参数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实验组第5天时T2值、T2?值减低最明显,之后逐步升高,第13天仍低于对照组(P<0.05);BMD、Tb.Th逐渐降低,Tb.Sp、Tb.N则逐渐增高,其中,Tb.Sp、BMD、Tb.Th、Tb.N最早呈现显著性变化的时间分别为5、7、9 d(P<0.05).两种技术测量指标分析显示,Tb.Sp与T2值、T2?值多数观察时间点呈正相关关系,Tb.Th与T2值、T2?值则多呈负相关关系.实验组第13天的空骨陷窝率>40%.结论 MR T2mapping、T2starmapping 技术可敏感探知 ONFH 骨髓的变化,可先于CT定量技术预测 ONFH 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态观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2周之内局部骨质结构影像学与组织学变化,分析股骨头骺上区、骺下区及小转子的变化有无一致性.方法 45只普通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 15)与实验组(n = 30),实验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第5、7、9、11、13 d分批行CT、MRI、Micro-CT与组织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