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究0.9 ms 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趾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178个甲) 趾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再按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和甲真菌病严重度指数(OSI)分值高低各分为不同亚 组。所有患者均使用激光治疗(1次/周,共8次)。乙组第1周口服伊曲康唑0.2 g,2/日。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临床评分、外观变 化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随访12个月,临床有效率甲组31.33%、乙组35.79%;真菌清除率甲组30.00%、 乙组41.18%;两组临床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O/OSI变化,甲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 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O<12、OSI<16时,不同亚组之间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SCIO≥12、OSI≥16时,不同 亚组之间临床有效率有差异性(P<0.05)。分别有33.71%、74.72%、70.79%的病甲在面积、形状、颜色方面得到改善。62.16%患 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9 ms 1064 nm Nd:YAG激光1年内有效改善甲真菌病病甲的外观,对 于较为严重的甲真菌病,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是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报道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特比萘芬成功治疗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1例,并探讨F.nubica的 真菌学、体外药敏试验和动物实验特点。患者,男,60岁,右手背约30 mm×40 mm暗红色斑块10个月,无痒痛。皮损KOH直接 镜检、组织病理见特征性的硬壳小体;沙堡培养基26 ℃培养2周见灰黑色绒毛状菌落,小培养镜下见着色霉属特征性枝孢样产 孢结构。对所分离的致病菌株进行ITS序列测序鉴定为F.nubica。采用M38-A2方案对该致病菌进行9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 敏试验,结果显示特比萘芬MIC值最小(0.125 μg/mL)。我们应用该F.nubica菌株成功构建了模拟临床的着色芽生菌病Wistar 大鼠模型,并使用长脉冲1064 nm Nd :YAG激光(脉宽3.0 ms、能量24 J/cm2、光斑直径3 mm,频率4 Hz,间隔30 s,照射共3轮) 治疗,2 次/周连续8 次后停用,结果显示经过8 次照射可诱导病变组织局部大量淋巴细胞聚集,促进病变恢复,但不能杀灭真 菌。临床上,患者经长脉冲1064 nm Nd :YAG激光照射(1次/周,剂量同上)联合口服特比萘芬0.25 Bid治疗共8周后皮损明显 好转,复查真菌学阴性,随访20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趾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的104例(461个趾甲)趾甲真菌病患者,根据年龄段分为Ⅰ组(≥60岁)和Ⅱ组(<60岁),按照SCIO评分及病甲位置的差异分为不同亚组;所有患者病甲均使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进行每周1次、共10~12次的治疗,随访至初次治疗后的48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随访至48周,总体临床有效率为72.5%。Ⅱ组的临床有效率和真菌学治愈率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CIO亚组之间的临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2~4趾甲亚组的临床有效率优于第1、第5趾甲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甲真菌病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