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验组为45名缓解的内源性抑郁症患(男25例,女20例)。对照组为15名缓解的双相障碍患者(男8例,女7例),71名正常人(男41例,女30例)。利用作者建立的想象结局法发现:实验组想象力总分显著低于正常人组,特别是当涉及不愉快事件的测题时,单项分亦显著低于正常人。双相障碍组总分亦显著低于正常人。实验组有关性内容的比率得分显著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2.
胡天培  杨治良 《中国康复》1989,4(4):164-166
本文依据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探讨假肢装戴者的重量感觉能力及其康复途径.通过一年多来对29例残肢病人提重差别阈限的研究,观察到积极的心理康复治疗能有效地加快提高残肢的重量感觉能力,从而充实了心理康复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概念加工水平上考察内隐情感记忆的特征及其遗忘规律。方法:用再认法测量外显记忆,用残字补全法测量内隐记忆。83名被试分成七组分别在学习后即时、19'、63'、1天、2天、6天、31天进行再认和补笔测验。结果:(1)测验距离学习时间越短,积极事件启动值保持量越大,时间越长,积极事件启动值保持量越少。消极事件启动值相对恒定,不受时间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在学习后即时-2天差异显著。6天、31天无差异;(2)外显情感记忆存在明显遗忘,两种意义的事件其保持量和遗忘率受时间条件影响,模式相似,无显著差异;(3)内隐和外显情感记忆出现实验性分离。结论:内隐情感记忆存在明显遗忘,其保持和遗忘规律不同于外显记忆,表明内隐和外显记忆属于两个独立的记忆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前瞻记忆(PM)的脑区激活及神经机制.方法 共有15名健康志愿者入组,以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双任务范式,包括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作为刺激任务,应用GRE-EPI序列采集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 fMRI信号.应用SPM8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1)相对于对照任务,进行中任务主要激活双侧前额叶额极(x,y,z =6/-2,54/42,- 8/- 12,t=3.71),右侧的体感联合区(x,y,z=14,- 62,64,t=4.64)、颞上回(x,y,z=42,- 46,16,t=3.95)及旁中央小叶(x,y,z=10,- 22,76,t=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前瞻记忆任务主要激活双侧前额叶额极(x,y,z=-2/6,42/54,- 12/- 12,=3.28)及旁中央小叶(x,y,z=- 30/10,-22/-22,72/76,t=4.25),左侧中央后回(x,y,z=-38,-46,64,t=3.13)及枕叶(x,y,z=-30,-70,0,=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额叶额极(布罗德曼10区,BA10区)是前瞻记忆的关键激活脑区,BA10区内侧可能参与对外部线索的监控,支持前瞻记忆的BA10门控假说.  相似文献   
5.
实验组由45名有内源性抑郁症史者(27男,18女)组成,对照组由15名双相障碍(8男、7女)和71名正常人组成。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组被试目前均恢复良好。信号检测论研究表明,双相障碍组再认功能受损。抑郁症组对难认的材料判断标准宽于正常人,对易认的材料标准严于正常人,提示抑郁症组被试无论在困难或顺利条件下都更担心出错。结合作者的另一个研究,作者认为此种行为特征可能是抑郁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针刺麻醉有了迅速的发展,从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穴位电刺激能保持和增强“得气感”,提高痛阈;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痛阈。国外报导中对针刺镇痛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认为,针刺确有镇痛作用,而且是通过生理效应实现的;Wall、Clark等人认为针刺镇痛取决于心理因素的作用。为此,我们观察了正常人的穴位电刺激和暗示对痛阈的影响,并将两者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今后的针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内隐情感记忆实验研究:Ⅰ:精神分裂症情感记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简称Sc)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之一。根据Tulving和Denny等的工作,情感障碍与内隐外显情感记忆之间可能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否确实存在又缺乏有力的依据。本实验以此为设计背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二次语义加工后,正常被试的外显、内隐记忆对积极型单字及消极单字的再认率和残字补全率无显著差异。Sc被试的外显记忆积极、消极之间无差异。内隐记忆则出现消极高,积极低的现象,两种记忆发生了实验性分离;(2)Sc被试再认的总体水平低于正常被试,残补率无差异;(3)Sc被试积极型单字的再认率与正常被试无差异,消极型偏低。相反积极型单字残补率低于正常被试,消极型与之无差异;(4)Sc被试的外显、内隐记忆的B"均较正常被试高,证明其判断标准掌握较之宽松,无意识影响大。本实验结果说明,Sc被试与正常被试记忆具有能力和情感上的差异。强化加工意义变量使Sc被试知觉型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出现特殊的情感选择性。Sc被试的外显记忆破坏,内隐记忆完好,进一步证明外显和内隐记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Sc被试的记忆普遍受无意识影响较正常被试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缺陷的影响。方法 26例急性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5例急性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采用可变剂量(2~6 mg/d)的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6周后完成感觉门控P50测定。P50实验模式为听觉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P50测量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0抑制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发作次数、精神症状(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除了S2波幅的组别主效应显著(P=0.02)外,其余P50测量指标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利培酮对P50测量指标的影响与疗效无关。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存在感觉门控抑制缺陷。利培酮对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均无治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期、近期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方法 49例健康志愿者入组健康对照组;51例近期未服药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精神分裂症组,进一步分为首发精神分裂症亚组(n=23)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亚组(n=28)。应用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实验范式测评前瞻记忆,再认法测评回溯记忆,空间广度测验测评视空间觉工作记忆,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前瞻记忆、回溯记忆和视空间觉工作记忆成绩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分别为0.008、0.016和0.001),控制回溯记忆、视空间觉工作记忆等因素后,精神分裂症组的前瞻记忆成绩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的前瞻记忆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405,P〈0.05),与年龄、病程、PANSS总分及阴性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0.5、-0.345和-0.486,均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亚组与慢性精神分裂症亚组前瞻记忆、回溯记忆和视空间觉工作记忆成绩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的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记忆缺陷程度相似,精神分裂症的前瞻记忆缺陷属于原发性认知缺陷。  相似文献   
10.
自H.Ebbinghaus首次把实验法引入记忆研究以来,记忆就一直是心理学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传统记忆研究主要关注既往发生事件或行为的记忆,即回溯记忆(retrospectivememory,RM)。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记住在将来适当时机完成某项活动,这类记忆即前瞻记忆(prospeetivememory,PM),PM更具有生态效度,对个体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大,目前PM已独立出来成为RM互补的一个新的记忆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