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口内入路和颌下入路治疗成人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75例成人髁突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口内手术入路,对照组35例采用颌下切口入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张口度、歪斜情况、咬牙合关系、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张口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开口偏斜率、面神经损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入路和颌下入路在治疗髁突骨折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手术入路的不同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又称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多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国内报告较少,现报告2例如下.例1.男,10岁.以走路不稳8年,加重1年入院.痴呆貌,反应迟纯,问答不流利,头部有片状脱发,皮肤有色素脱失斑及色素沉着,双眼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双眼粗大水平震颤,心肺正常,肝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肱骨髁上骨折的77例患儿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通过肱三头肌纵行劈开(A组)、舌状瓣(B组)、两侧(C组)入路行手术治疗,分析并比较各组手术结果。结果c组的闭合切口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和P〈0.01)。C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1995年4月至199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75例过敏性紫癜病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小儿过敏性紫癜符合小儿内科学第4版临床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试验、束臂试验、出凝血时间均正常的确诊病例。75例病儿中...  相似文献   
5.
小儿支气管异物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7年我科漏诊小儿支气管异物5例,现分析如下。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1个月至7岁。就诊原因:5例均反复咳嗽,渐加重,病程3~90天,其中伴发热3例(例1,3,5),伴右胸痛1例(例2),伴喘息1例(例3)。入院时经听诊和X线胸片检...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近几年多发色团染料分子内能量传递领域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分子内能量传递对组装型多发色团有机染料光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设计,合成一个发色团可充当内部光稳定剂的多发色团染料是提高染料光稳定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机械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机械疗法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愈情况,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盐酸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机械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放置营养管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在53例食管、贲门癌术中放置了营养管,对营养管在术后的管理应用进行了认真的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营养管的放置符合生理要求。临床管理、应用简便、节约病人住院费用,在预防术后吻合口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在食管、贲门癌术中应用营养管在基层医院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畸形性肌张力不全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畸形性肌张力不全或称原发性扭转痉挛,病因不明.肌张力不全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常被误诊.现将1980年以来本院收治的9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9例中男5例,女4例.起病年龄为2~10岁,其中7例为6~8岁.5例以下肢运动障碍为首发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下肢CT静脉造影(CTV)结果确诊为DVT的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另将82例未发生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 d检测患者的Fib及D-D水平,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记录两组出现血流缓滞的患者比率。结果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测显示,观察组的血流缓滞率4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9,P=0.005)。两组术前血浆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血浆Fib、D-D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浆Fib、D-D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Fib、D-D单独检测(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并发DVT患者血浆Fib、D-D水平存在异常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浆Fib、D-D水平及双下肢静脉彩超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DVT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