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杨念龙*蔡晓1邓小东张开龙,攀枝花6170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4例行膀胱镜检查,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或/和电灼术,术后吉西他滨400 mg+生理盐水50 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周,此后改为每月1次共10次.结果:34例患者随访9~48个月,行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31例,有效率为91.18%.结论:经尿道电切或/和电灼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6期)、Medline、EMBASE、Web of Knowledge、ScienceDirect、OVID及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对上段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的随机对照和非随机对照试验,并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7项研究,随机对照试验4项,非随机对照试验3项。随机对照试验中PCNL较URL患者术后3日内结石清除率高(OR=14.78;95%CI 6.60~33.09)、二次手术率低(OR=0.13;95%CI 0.03~0.66)、术后住院时间长(OR=3.51;95%CI 2.05~4.98),但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随机对照试验中PCNL较URL的术后3日内结石清除率高(OR=21.63;95%CI 3.92~119.30)、二次手术率低(OR=0.05;95%CI 0.01~0.25)、术后住院时间长(OR=2.85;95%CI 2.40~3.31),术后血尿更多见(OR=2.37;95%CI1.16~4.85),但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L治疗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较URL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非嵌顿组70例和嵌顿组58例,比较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手术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失败原因.结果 非嵌顿组与嵌顿组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91.4%(64/70)与74.1% (43/58)、(36.3±10.7)min与(45.2±13.9) min、51.4% (36/70)与84.5%(4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914,t =3.736,x2=15.535,P均<0.05).非嵌顿组与嵌顿组术后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尿路感染率、输尿管穿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嵌顿组共6例手术失败,主要原因是术中输尿管结石上移;嵌顿组15例手术失败,主要原因包括结石残片上移、输尿管过度扭曲、输尿管狭窄.嵌顿组中位于I4以上的结石碎石成功率为58.3% (14/24),而L4以下为85.3%(2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4,P<0.05).结论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较非嵌顿性结石手术难度大,近端的嵌顿结石碎石成功率较远端低,主要影响因素为输尿管扭曲及结石碎片上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行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在上尿路梗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上尿路疾病致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肾积水患者52例,分析其成功逆行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治疗肾积水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B超提示肾盂集合系统分离分别为(26.9±5.5)、(22.7±5.5)、(22.2±7.5)mm。内引流效果良好,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后4、6周总体上较治疗前肾积水明显改善(P〈0.05)。各病种在留置支架管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组中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可明显改善肾积水。能缓解肾积水所致的腰部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尚无统一意见,该文就目前不同治疗方式及各方式的优劣进行综述,建议对于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可先考虑微通道经皮肾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中下段可首先考虑输尿管镜碎石术,对合并输尿管外病变或腔内治疗失败的嵌顿性结石可考虑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治疗,但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各单位的实际条件,以及医师对各手术的熟练程度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被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161例,通过跟踪随访对比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组(71例)及未治疗组(90例)并发泌尿系结石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尿酸患者未治疗组并发泌尿系结石10例,结石发生率为11.11%,其中肾结石7例,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1例;治疗组并发泌尿系结石2例,均为肾结石,结石发生率为2.82%。两组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有关,高尿酸血症患者较血尿酸正常者易罹患泌尿系结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与威利坦联合应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结石直径为0.20.8 cm。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2例。对照组:坦索罗辛0.2 mg1次/d;试验1组:坦索罗辛0.2 mg 1次/d,加用威利坦40 mg 2次/d;试验2组:坦索罗辛0.2 mg 1次/d,加用威利坦80 mg 2次/d。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试验1组及试验2组的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8.4±3.1)d、(6.6±2.7)d和(5.9±2.7)d,对照组与2个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个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1组与试验2组排出结石的患者分别为22例(68.8%)、29例(90.6%)、30例(93.8%),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试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因肾绞痛而使用止痛药物治疗者分别为6例(18.8%)、4例(12.5%)、3例(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坦索罗辛与威利坦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有效,能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