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6年以来,我们设计研制的三型胆道气囊导管,采用6种置管途径与创新手术方式,经78例临床观察,按临床疗效标准评定随访结果,优72%、良20%、差8%,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文中对该管的材料结构、置管途径与新术式、适应症和临床应用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认为该管在治疗良恶性肝胆管狭窄或并结石、胆道出血等有独到之处;还可用于胆汁分泌量与胆道压力测定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从胆道流变学的角度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CDS)后综合征与逆流胆压的临床观察结果。16例术后患者,24小时胆压曲线变化提示空胃胆压较为恒定,进餐后胆压升高;24小时肠压曲线变化极不恒定,饱食后压高。夜间肠压比胆压低,日间饱胃肠压比胆压高。胆压高于110 H_2O 时患者偶诉胀痛.9例无 CDS 术后综合征患者,分别经胆管及十二指肠管注气加压,均出现综合征症状,实验结束,症状即缓解或消失.6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 T 管引流术后患者,经 T 管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出现综合征的压力比 CDS 术后实验压偏高,对31例 CDS 术后病例,肝区立位 X 线摄片,全部呈现肝内胆道积气.9例钡餐检查一例平卧有总肝管逆灌,平卧加压均有肝胆管逆灌.认为:积气和逆灌与非感染性的 CDS 术后综合征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3.
4.
杨尚伦 《四川医学》2004,25(6):674-674
缺铁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也是许多常见病首诊的唯一表现。本文强调慢性不显性失血在IDA病因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采用导管气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肝胆管狭窄14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狭窄8例,术后肝胆管狭窄并结石4例,总胆管缩窄性胆管炎2例。6例左肝胆管狭窄,5例右肝胆管狭窄,2例左右肝胆管汇入部狭窄,1例总肝管狭窄。13例获得成功,1例失败,近期效果好。对病例选择、诊断标准、材料制作、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置管途径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远期效果,必须有客观显影学证实,结合较长时间临床随访观察,才能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胡建  杨尚伦 《实用癌症杂志》2014,(11):1495-1497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手术治疗口腔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口腔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其中观察组实行间质化疗并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化疗并行手术治疗,两组均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近期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病灶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24个月及3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要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抑制原发灶大小的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的生存率为90.9%,对照组3年的生存率为83.3%;观察组术后转移率明显降低,对照组明显升高,观察组显然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恶心呕吐、局部疼痛方面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方面发生不良反应率基本相同(P>0.05)。结论间质化疗并行手术治疗能有效减少口腔鳞癌患者局部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转移率,提高生存率,能有效提高口腔鳞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脾破裂自血回输7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使用血源、减少输血反应。1993年1月~1999年10月,我院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腹腔积血回输7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小青  申赵东  李学琴  李伟  杨尚伦  贾永前   《四川医学》2022,43(10):1045-104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泛力6月”入院。6月前无诱因出现乏力,无骨痛等不适。查体:贫血貌,肝脾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WBC 9.89×109/L、RBC 3.52×1012/L、MVC 94.7fL、Hb 107 g/L、PLT 130×109/L。尿常规尿蛋白1+,24小时尿蛋白3269 mg。血生化:ALB40.9 g/L,GLO 27.7 g/L,BUN 7.49 mmol/L,CREA 171μmol/L,GFR 45 ml/min,β2-MG 6.06 mg/L,UA 501.9μmol/L,LDH 142 U/L,血钙2.43 mmol/L。免疫球蛋白定量:IgM 2.74 g/L(参考值0.4~2.6)。心肌酶、  相似文献   
9.
杨尚伦 《华西医学》2014,(4):635-636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静脉冲击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3年6月,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短期(40mg/d×4d)静脉冲击治疗80例重症ITP患者,观察血小板计数(BPC)、出血症状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冲击治疗4d,出血症状减轻,活动性出血消失,BPC都有升高,完全反应率33.75%,总有效率77.50%。18例延长疗程3d后,总有效率提高到100.00%,完全反应率47.50%。只有1例出现轻度水钠潴留,无高血压、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及严重感染发生。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ITP,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成年人急性白血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真菌感染率、病原学监测、真菌感染易感因素、抗真菌药物使用等进行分析。采用两性霉素B进行抗侵入性真菌治疗。结果 94例患者中有46例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感染率为48.9%。通过其血液等标本培养出菌株38株,其中感染曲霉菌属占47.4%,明显大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34.2%和热带假死酵母菌的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0.5×109/L持续时间及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率呈正相关,而中心静脉置管并不影响感染的发生率。经两性霉素B治疗后21例痊愈,17例显效。结论成人急性白血病在进行化疗期间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年龄大,使用广谱抗菌药时间长和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都是发生感染的因素,需要重点预防此类患者。治疗上可以选用两性霉素B,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