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化的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AMPK)能否成为预测肝硬化-肝癌恶性转化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Hassab手术中所取的肝硬化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AMPK表达,采用Fine and Gray模型分析p-AMPK与肝硬化-肝癌恶性转化的关系,并利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单独制作的包含131份肝硬化患者标本的组织芯片做进一步验证。结果肝硬化患者Hassab术后1、3、5、10年,p-AMPK低表达组(94例)与p-AMPK高表达组(332例)肝癌发生率分别为3.1%、9.6%、13.8%、30.6%和0.0%、0.3%、0.3%、8.0%。Fine and Gray模型分析显示,p-AMPK低表达组具有更高的肝癌发生率(HR=6.25,95%CI:3.36~11.60,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AMPK低表达是肝硬化-肝癌恶性转化的危险因素(HR=6.00,95%CI:3.24~11.10,P0.001)。研究结果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独立队列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结论 p-AMPK可作为预测肝硬化-肝癌恶性转化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临床首次验证无需显示屏、“眼手一致”的近红外荧光投影肝癌手术导航系统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3例需要行开腹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应用自主研发的近红外荧光投影系统,在肝癌术中,验证新系统导航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时滞情况。结果 近红外荧光投影系统在肝癌切除全过程中能准确显示肿瘤所在位置、与术中超声划定肿瘤位置无明显差异。近红外荧光投影系统显示的肿瘤位置不受肿瘤位移影响、无肉眼时滞。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投影范围与肿瘤范围一致。结论 近红外荧光投影新技术革新了肿瘤术中成像方式,在小样本试验中能精确导航开腹肝癌切除手术,通过后续的迭代优化和验证,有望实现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保守治疗应用于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ASB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比较早期内镜干预和保守方法治疗ASBP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并使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纳入10篇RCT,共8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早期内镜干预能降低ASBP总并发症发生率(O = 0.58,95%CI:0.41~0.82,P = 0.002)、系统并发症发生率(O = 0.46,95%CI:0.32~0.67,P = 0.000)和胆管炎发生率(O = 0.11,95%CI:0.03~0.42,P = 0.001);缩短患者腹痛持续时间(MD = -6.09,95%CI:-7.47~-4.70,P = 0.000)和住院时间(MD = -10.15,95%CI:-13.20~-7.09,P = 0.000);但两组患者在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假性囊肿发生率和胰腺脓肿/坏死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早期内镜干预治疗ASBP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腹痛及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有望成为治疗ASBP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引导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FIGLTR)的短期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腹腔镜、肝脏肿瘤、肝脏切除术、indocyanine green、fluorescence imaging、laparoscopic、liver tumor、hepatectomy为检索词,在PubMe...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循肝中静脉的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5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腹腔镜循肝中静脉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35例,其中男89例、女46例,年龄17~71岁,左半肝切除73例、右半肝切除62例。术后观察患者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 135例中,5.2%(7/135)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315±86) min,术中出血量为(513±162) mL。5.9%(8/135)术中输血;12.6%(17/135)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8.1%(11/135)为Clavien分级Ⅰ级、3.0%(4/135)为Clavien分级Ⅱ级、1.5%(2/135)例为Clavien分级Ⅲ~Ⅴ级;无死亡病例。116例纳入生存分析,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6%、76.8%和64.4%,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3%、69.2%和54.9%。结论 在有经验的肝脏外科中心行腹腔镜下循肝中静脉的半肝切除术的风险可控,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诊断系统可以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且在相关的图像处理、诊断结果上更加精确,有力地提高了医学诊断的准确率.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方面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该文主要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总结和回顾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最新进展,归纳总结未来人...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挽救性肝移植(SLT)与再次肝切除术(RH)哪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目前尚无一致结论,亦无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予以证实。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SLT与RH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术后复发性肝癌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19年8月,收集比较SLT和RH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临床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以总体生存率以及无瘤生存率为主要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6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650例患者,其中SLT组134例,RH组5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LT组与RH组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0,95% CI=0.82~3.53,P=0.15;OR=1.10,95% CI=0.70~1.72,P=0.67),但SLT组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RH组(OR=1.56,95% CI=1.03~2.37,P=0.04)。SLT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优于RH组(OR=5.91,95% CI=3.16~11.05,P0.000 01;OR=3.98,95% CI=2.57~6.16,P0.000 01;OR=4.37,95% CI=2.03~9.44,P=0.000 2)。SL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RH组(OR=4.67,95% CI=2.72~8.01,P0.000 01)。两组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92,95% CI=0.41~37.80,P=0.24)。SL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RH组、院时间长于RH组(均P0.05)。结论:SLT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安全、有效;与RH比较,SLT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但供肝来源的短缺,使RH仍是复发性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荧光探针在肝细胞癌组织的成像情况及其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的87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75例, 女性12例, 年龄(56.1±11.9)岁。采用免疫组化以及荧光探针检测肝细胞癌组织GPC3的表达。分析两种检测的一致性。门诊复查随访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GPC3荧光强度与无复发生存的关系。结果 GPC3荧光成像对肝细胞癌组织GPC3表达的检测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Kappa=0.84, P<0.001)。荧光成像GPC3阳性率为79.3%(69/87), 免疫组化GPC3阳性率为80.4%(70/8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肿瘤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组(n=30)和中高分化组(n=57)。低分化组荧光强度为[M(Q1, Q3)]134.4(128.0, 144.7) a.u., 高于中高分化组[M(Q1, Q3)]84.8(0, 108.5) a.u.,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2, 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肝切除(LLR)与开腹肝切除(OLR)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知网、万方、维普)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关于LLR与OLR治疗CRLM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6月。中文检索词包括: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肝切除术、开腹肝切除术;英文检索词包括:colorectal cancer,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open hepatectomy,open liver resection。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3项研究,共计4204例患者,其中LLR组1558例,OLR组26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OLR组比较,LLR组术中出血量减少[均数差(MD)=-145. 48,95%可信区间(95%CI):-190. 96~-100. 00,P 0. 001]、输血率降低[比值比(OR)=0. 41,95%CI:0. 29~0. 60,P 0. 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OR=0. 55,95%CI:0. 47~0. 65,P 0. 001)、术后住院时间缩短(MD=-2. 69,95%CI:-3. 29~-2. 10,P 0. 001)。两组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病死率、R0切除率、1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结论 LLR治疗CRLM是安全可行的,且近期疗效优于OLR,但该结论仍需更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