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额眶损伤的伤情特点,探讨额眶损伤早期手术处理的效果。 方法 对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6月至2009年5月救治的26例额眶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额眶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为意识障碍轻、额眶塌陷畸形明显、脑脊液漏及颅神经损伤发生率高。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19例,中残6例,重残1例。按面部整形评价标准,17例行额眶整复者术后12例达到整形标准优秀级,5例达到良好级。7例行颅底重建者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者术后视力改善明显。 结论 额眶损伤在治疗上应积极早期手术,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挫伤坏死脑组织清除、额眶塌陷畸形整复、颅底修复等,此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防止颅内感染等。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治疗办法和临床疗效。方法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尔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微创皮层造瘘,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结果本组43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6例,死亡率14%。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7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及厚街医院收治并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病人,其中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42例病人为试验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49例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小组成员全程负责病人从入院评估、查房、围术期管理、健康教育到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病人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提高了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P0.05),且病人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能降低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病人的并发症,提高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同时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10月--2008年1月收治33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无一例出现术后出血,死亡2例,病死率6%。经随访3~12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测评:Ⅰ级4例,占12%,Ⅱ级10例,占30%,Ⅲ级13例,占40%,Ⅳ级3例,占9%,Ⅴ级1例,占3%。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顸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38例,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术后早期采用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8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5例,病死率13%。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I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4例,Ⅴ级3例。结论 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期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疗效,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古至今,以仁术仁心为人生宗旨的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心胸豁达。他们对百姓心怀大爱,生命充实,健康快乐,且能长寿。举三例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