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经SD大鼠颈动脉途径脾动脉插管行肝细胞移植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24 h后40只SD大鼠分为两组:A组(n=20)经左侧颈动脉插管,进入腹腔干,通过脾动脉移植1×107个肝细胞;B组(n=20)通过同样的方法经脾动脉注射0.5 mL Hank′s液作为对照,观察不同时间点(1、3、6、10、15天)大鼠肝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脾内白蛋白合成作用,HE染色观察脾内肝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经颈动脉途径脾动脉插管成功率约90%,荧光示踪剂CFDA SE标记的肝细胞脾内移植1天后,受体大鼠脾脏可以看到散在绿色荧光分布。A组移植10天后,HE染色可以看到肝细胞在脾脏散在分布;A组移植15天后,共聚焦白蛋白免疫荧光结果表明,脾内有白蛋白绿色荧光信号。结论 经大鼠颈动脉途径脾动脉插管移植的肝细胞能在脾内存活,证实该途径是肝细胞有效移植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变迁,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爆发流行的原因和规律.方法 对我院2006 - 2009年4年间591例医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谱变迁进行系统性研究.用脉冲物凝胶电泳(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  相似文献   
3.
4.
冯渊  彭勇  杨均均  段文涛 《西部医学》2020,32(7):976-979
【摘要】目的 建立经SD大鼠颈动脉途径胃左动脉插管移植肝细胞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20只SD大鼠经颈动脉插管进入腹腔干,临时阻断脾动脉及肝总动脉,将亚甲蓝注入胃左动脉,观察亚甲美蓝的分布;将CFDA SE标记的肝细胞注入胃左动脉,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在胃的分布情况。结果 亚甲美蓝染胃成蓝色;荧光显微镜发现CFDA SE标记的肝细胞在胃壁显示。结论 经胃左动脉移植CFDA SE标记的肝细胞成功分布于胃壁的肌层及黏膜下层,成功建立经SD大鼠颈动脉途径插管经胃左动脉的动物模型,为研究肝细胞移植提供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医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克隆流行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2009)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并用PFGE法对2009年的102株对碳青霉烯耐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多重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51like,blaOXA-24like,blaOXA-58like。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耐药率较低,对碳青霉烯耐药高。PFGE结果显示我院存在A/B/C克隆株流行,主要分布于呼吸科以及ICU等病房,时间上呈散发流行。102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率为71.6%,产OXA-51型碳青霉烯酶率为84.3%,另外仅2株检出OXA-24型碳青霉烯酶,3株检出()XA-58型碳青霉烯酶。结论我院在呼吸科以及ICU等病房存在A/B/C克隆株流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以OXA-23、OXA-51型为主,由于对多种抗菌药物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和克隆株的流行,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B、C 3个流行克隆(多携带bla OXA-23、bla OXA-51基因)同源性,测定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探讨该特性与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相关性,了解3个克隆医院内流行原因。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RAB A、B、C 3个流行克隆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临床分离株共87株,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其同源性,结晶紫染色法定量分析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A克隆为ST238相似型,B、C克隆均为ST238型;A、B、C流行克隆及CSAB组D值分别为0.325±0.145、0.811±0.295、0.306±0.133、0.913±0.626,该院CRAB流行克隆总体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CSAB组下降(0.470±0.301对0.913±0.626,P0.05);各流行克隆间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A、C型克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均弱于B型克隆(P均0.001);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bla OXA-23、bla OXA-51基因无明确相关性(P均0.05)。结论该院CRAB A、B、C流行克隆具有相同的起源,首次报道ST238及其相似型的医院内广泛流行;流行克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碳青霉烯类耐药性的获得呈负相关性,提示克隆流行主要与耐药性获得及抗菌药物的压力选择相关;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在各克隆间存在差异,需警惕B型克隆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