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缺血性心脏病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48例,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首先选择T8~9或T9~10椎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后行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所有患者均监测记录入室时(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拔出气管插管前(T4)、拔出气管插管后(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并记录围术期心电图中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T1,2组患者HR及MAP较T0明显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T1插管即刻、T2、T4、T5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B组围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单纯全身麻醉小。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小儿口咽部手术用经鼻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下麻醉的疗效,回顾分析24例小儿口咽部手术经鼻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下全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鼻腔黏膜轻度出血经填塞压迫止血后好转,无喉水肿,导管扭曲、阻塞,拔管后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且术后苏醒良好。小儿口咽部手术用经鼻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下麻醉采取充分的准备,合理的麻醉方式及精心操作对取得平稳的麻醉效果和减少并发症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危重及应激反应重的病人插胃管的方法。方法采用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经气管导管引导放置胃管。结果 21例病人插胃管均获成功,且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 该方法可解除病人的痛苦。减轻应激反应,减少经鼻气管导管引导放置胃管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官产术中运用咪达唑仑达不同镇静深度的用药量.方法 选择1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刮宫产术者,术中辅助咪达唑仑镇静至OAA/S深度Ⅳ、Ⅲ、Ⅱ级,根据镇静深度分为A、B、C、D四组,每组40例,A、B、C组镇静深度分别为`Ⅳ、Ⅲ、Ⅱ级,D组为空白对照组.统计各组咪达唑仑的平均用量,以及用药前后病人意识、循环、呼吸的变化,并观察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 随咪达唑仑镇静深度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有剂量相关性影响,产妇SPO2下降率增加,遗忘率增加,产妇心率下降,术中烦躁发生率随OAA/S深度达Ⅳ、Ⅲ级呈下降,术后产妇睡眠不良发生率减少.结论 咪达唑仑作为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镇静,将镇静深度控制在OAA/S Ⅳ~Ⅲ级,比较安全,有效减少恶性记忆,对新生儿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稀释性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骨科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行常规方法,实验组按稀释式自体血回输方法进行自体血采集并行血液稀释。通过采集围术期患者血液样本,检测术前(T0)、输血前(T1)、术毕即刻(T2)、术后24 h(T3)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同时,观察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873.5±310.4)m L,实验组术中出血(834.1±295.3)m L,2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输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2组输血前RBC、Hb、HCT、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并在术毕和术后明显回升(P<0.05)。2组PT及APTT在术毕较术前明显延长,术后24 h明显恢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稀释性自体血回输是自体血液储备与血液稀释相结合的一种血液保护措施,它不仅明显减少异体血的使用并避免传染性疾病传播,而且对血液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