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于颜色的整合,至今无法知道究竟是在哪里完成的,甚至至今也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开展研究,为此,尝试运用了一种新的微秒级高精度刺激显示技术,通过被试对同时或以一足够短的时间间隔先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红、绿图案的观察实验,探讨颜色整合与感觉记忆的相关性。 方法:实验于2007-03-10在中南民族大学脑认知科学研究室完成。选择5名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受试者,均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自愿参加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刺激是先后呈现相等时间间隔的红绿图形,要求被试观察自己看到何种颜色。在第二个实验中,刺激是先后呈现图片中左右两侧的不同颜色的图形,要求待被试透过隔板双眼融合时报告融合色。 结果:①实验一结果:当两幅图片的时间间隔为0~16帧(80 ms内),两幅图形可以融合成稳定的颜色;时间间隔在16帧以上时,呈现了2幅独立的图形。②实验二结果:通过刺激物先后呈现在注视点左右的两幅图片,不能融合为稳定的颜色,呈现的像为瞬态的。 结论:①颜色通过对照大脑三个记忆系统对信息的维持时间,确定红绿颜色融合成黄色是在感觉记忆中实现的。②颜色整合发生在双眼驱动细胞之前。③颜色在感觉记忆上整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明度知觉时间效应——Broca-Sulzer效应和时间背景效应的关系及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6-10在中南民族大学脑认知科学研究室完成。选择5名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受试者,均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自愿参加实验。刺激呈现在校准过的22"Ⅱyama HM204DT显示器上,屏幕距被试58cm,屏幕的背景为黑色,亮度小于1cd/m2,刷新频率为200Hz。①第1个实验,刺激是两个物理亮度相等的闪光刺激,它们出现在一个固定点的两边,一个呈现时间短暂,另一个呈现时间较长,要求被试观察哪个闪光刺激更亮。考察闪光刺激的物理亮度(3,6,12cd/m2)和短暂闪光刺激的呈现时间(30,60,120ms)对时间背景效应现象的影响。②第2个实验,采用单眼和双眼分离两种观察方式,使得刺激呈现单眼呈现15ms,单眼呈现30ms,双眼呈现30ms3种情况,在刺激呈现结束后,要求被试报告闪光刺激明暗关系。结果:5名被试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1结果:闪光刺激亮度为3,6,12cd/m2时,观察到短暂闪光刺激比较长闪光刺激亮的频度分别为9%,87%,100%;短暂闪光刺激的呈现时间为30,60,120ms时,观察到短暂闪光刺激比长闪光刺激亮的频度分别为23%,94%,26%。②实验2结果:当左右视野相对区域融合后,双眼融合成的30ms闪光刺激和单眼呈现15ms的闪光刺激亮度感觉差不多,单眼30ms的闪光刺激最亮。结论:①在高亮度条件下,容易发生时间背景效应,即短暂闪光刺激的明度会随其发生延迟的渐增而显得更亮。②当短暂闪光刺激持续时间在50~100ms,容易发生时间背景效应。③时间背景效应所要求的闪光刺激的亮度和持续时间,都与Broca-Sulzer效应的产生条件相一致,说明这两种效应高度相关,且具有共同的机制,它们相关的亮度信息加工区域位于双眼信息汇聚之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于颜色的整合,至今无法知道究竟是在哪里完成的,甚至至今也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开展研究,为此,尝试运用了一种新的微秒级高精度刺激显示技术,通过被试对同时或以一足够短的时间间隔先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红、绿图案的观察实验,探讨颜色整合与感觉记忆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7-03-10在中南民族大学脑认知科学研究室完成.选择5名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受试者,均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自愿参加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刺激是先后呈现相等时间间隔的红绿图形,要求被试观察自己看到何种颜色.在第二个实验中,刺激是先后呈现图片中左右两侧的不同颜色的图形,要求待被试透过隔板双眼融合时报告融合色.结果:①实验一结果:当两幅图片的时间间隔为0~16帧(80 ms内),两幅图形可以融合成稳定的颜色;时间间隔在16帧以上时,呈现了2幅独立的图形.②实验二结果:通过刺激物先后呈现在注视点左右的两幅图片,不能融合为稳定的颜色,呈现的像为瞬态的.结论:①颜色通过对照大脑三个记忆系统对信息的维持时间,确定红绿颜色融合成黄色是在感觉记忆中实现的.②颜色整合发生在双眼驱动细胞之前.③颜色在感觉记忆上整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微持续与微间隔时间技术,设计了两组相关的实验,对亮度知觉效应和视觉加工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实验于2006-06在中南民族大学物理楼脑认知实验室进行,所有受试者为年龄20~25岁的大学本科生,视力(含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右利手。①实验1:被试为10名(男5名,女5名),要求被试分别对n屏依次呈现的亮块的明度和n 1屏依次呈现的亮块的明度进行比较(n≤17)。②实验2:被试为28名(男13名,女15名),实验涉及两个刺激物,先呈现的刺激物由左右两个大小相同、亮度不同的亮块a和b组成,后呈现的刺激物把a和b的位置进行对调,当这两个刺激物依次显示时,要求被试报告左右两边的明度是否存在差异,存在何种差异。结果:①实验1∶1≤n≤3时,100%的被试报告,n 1屏的明度大于n屏的亮度,即n 1>n;4≤n≤10时,70%~90%的被试报告n 1>n;n>10时,50%~70%的被试报告n 1>n;随着n值的增加明度差异也在减小,大约在n=17时达到稳定,n屏和n 1屏的明度区别将很难被看出。②实验2:在L(a)b a,随着a和b的亮度差异减小,左右两边呈现的明度越相似;同样当L(a)相似文献   
5.
睡眠监测的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不影响被测者睡眠过渡过程的情况下,准确测评睡眠过渡状态。研究入睡的历程、失眠的机制以及解除失眠的有效措施。 方法;融合认知科学、生物控制论和信息论,借鉴、利用认知行为学控制失眠的理论、方法,以及现代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成果,根据人类睡眠过渡过程的特征,构造客观、定量、无干扰、不唤醒的更接近人类自然睡眠方式的新研究方法,以ARM微控制器和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微型腕式嵌入式计算机”来中断从清醒到睡着这一过渡过程中的失控思维活动。 结果:“腕式嵌人式计算机”的微小结构(包括传感器)以及它与环境的独立,保证了机-脑接口的无干扰性。使用者的反应只需以任意方式的手指微动表达,而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的真伪通过实时处理、模式识别便可确认。则保证了机-脑接口的无唤醒性。结论:机-脑接口有利于人睡,对睡眠没有干扰和唤醒。  相似文献   
6.
背景:注意瞬脱强调了快速序列视觉呈现字符流中紧跟在靶之后的干扰物和位于靶之前的引导干扰物对于注意瞬脱产生的重要性,但位于第2靶(T2)之后的后继(除了紧跟的那个)干扰物作用的报道并不多见。目的:验证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中T2之后的后继干扰物对注意瞬脱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中南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对象:选择25名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年龄18~21岁,平均19岁。所有学生均无神经精神性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并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将受试对象分为实验组(n=14)及对照组(n=11),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实验于2007-01/04在中南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干预:刺激为由数字干扰物和2个字母靶组成的快速序列视觉呈现字符流。②实验分组:实验组参与去除条件实验,对照组参与保留条件实验。③结果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同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t检验用于比较两组之间的数据。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条件下两组受试对象对第1靶(T1)和第2靶(T2)的正确识别率。结果:纳入受试对象25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保留条件下正确识别率:第1靶在不同间隔条件下的正确识别率为94.6%。对照组T2正确识别率在间隔1时高(92.7%),在间隔2时明显下降(79.8%),随后随着间隔增加而持续提高,间隔效应显著[F(4,40)=10.98,P<0.01]。②去除条件下正确识别率:第1靶在不同间隔条件下的正确识别率为96.2%。实验组T2报告正确率在间隔1时高(94.4%),在间隔2时降低(84.4%),随后在间隔3时提高(91.1%),然而在间隔5和间隔7时又明显下降(分别为44.9和43.9%)。间隔效应显著[F(4,52)=224.0,P<0.01]。③两种条件下结果的比较:与保留条件下的T2正确率相比,去除条件下的T2正确率在间隔5和间隔7时显著降低[t(23)=34.44,42.56,P<0.01];但在间隔1,2,3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2之后的后继干扰物的缺失通过使被试的注意状态引入偏差而导致长间隔时的T2正确率下降到不同寻常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反应时实验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是脑认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此,本文从测量方法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通过准确测量计时系统的整体时间延迟以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达到反应时实验数据可比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解决反应时实验数据可比性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应时实验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是脑认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此,本文从测量方法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通过准确测量计时系统的整体时间延迟以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达到反应时实验数据可比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身心痛苦和经济问题,也给整个社会增加了难以估算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脑卒中后瘫痪肢体的康复,尤其运动功能的康复就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人们对脑卒中后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的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康复疗法也随之出现,并且对康复治疗的介入时间、康复评定方法的选择以及影响康复疗效的因素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种采用外部干预进行实时控制的策略抑制有害认知活动达到缩短入睡潜伏期的方法。方法:于2005-03/05录选中南民族大学8名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分两组(睡眠正常组3人和睡眠异常组5人)进行入睡潜伏期对比测试。用微机监测被试对外部声音刺激的行为反应,根据行为反应水平给被试相应的声音刺激并对其间隔和音量加以相应的控制。结果:睡眠正常组3人和睡眠异常组5人,每人各做4次,属于小样本实验。在实验中,每一人次进行得都比较顺利,没有出现无法入睡的情况。且每个被试都是入睡后自然醒来的,一般睡眠时间为30~60min。睡眠正常组平常入睡潜伏期都在15min以内,他们在实验中的入睡潜伏期为10min左右;睡眠异常组平常入睡潜伏期都在30min以上,有的达到60min甚至更长,而他们在实验中的入睡潜伏期大都小于15min。由此看出,通过此方法睡眠异常组被试的入睡潜伏期减小到10~15min,接近于睡眠正常组被试的潜伏期。结论:借助外部干预进行实时调节睡眠是缩短入睡潜伏期的一种有效手段,且可重复,易控制,无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