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眼科学   2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是眼接受图形的刺激时,视路及大脑皮质枕区所产生的一系列电位变化。在视交叉后病变的诊断,病情估计及预后推测中有比较肯定的价值。 本文对17例视交叉后损害的病人进行分析。发现视交叉后病变以视皮质损害为主,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野改变。P—VEP检查的异常率与病变部位大小及病变性质有关。同时检查半视野刺激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白内障占我国白内障的63.1%,也是我国致盲眼病的第1~2位,且南方明显高于北方。其发病原因可为外因(主要是紫外线辐射)及内因如血脂、营养、内分泌与遗传等多方面因素而使透明晶状体变为混浊。晶状体蛋白主要是传递、吸收光线及光的折射,而水合作用与粘多糖对晶状体透明性亦起作用。因此,晶状体蛋白的合成与水合作用障碍便使晶状体混浊。研究晶状体蛋白成份,将有利于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近年来由于生化与免  相似文献   
3.
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患者对特异性抗原免疫反应的关系,本文用间接血凝集试验和白细胞移行抑制试验同时检测了54例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对晶体和葡萄膜抗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并以52例葡萄膜炎(无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和34例无白内障无眼部炎症的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可见: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对以上抗原的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对晶体和葡萄膜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而葡萄膜炎(无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则主要表现为对葡萄膜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提示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体和葡萄膜抗原进入血循环,致敏了淋巴细胞,产生细胞介导免疫反应。讨论中指出葡萄膜炎与其并发性白内障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蔡××,女,7岁,1982年3月9日就诊。其父母代诉:患孩自幼视力不佳,眼睛与其他小孩不同。既往史:身体平素健康。个人史:第1胎,足月、顺产。家族史:无类似患者,其父母为近亲结婚(亲姨表兄妹,属第二代),其母否认在怀孕期间有患病及服药史。眼部检查:远视力:双眼均为0.1;近视力;双眼均为0.2(镜片不能矫正)。右眼裂:长24mm,宽(高):平视6mm,上视8mm,下视3mm。左眼裂:长25mm,宽(高):平视6.5mm,上视8mm,下视4mm。未见明显眼球震颤,眼肌运动正常。辐辏时,左眼呈内上斜。双眼跟球外观变小,每眼角膜水平及垂直径基本相等,右眼为8.5mm,左眼为9mm。  相似文献   
5.
内因性葡萄膜炎原因复杂,近十多年来已注意到相当部分病例并发于胶原性疾病,这显然是涉及免疫反应机制。牛皮癣为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皮肤病,发病机理迄未明确,近年来已有提及与自身免疫有关。而牛皮癣并发葡萄膜炎比较少见,多并发于牛皮癣合并有关节病变者,作者遇一例,现报告如下。男,30岁,香港同胞,司机,1980年6月3日初诊。主诉:右眼视力剧减20余天,左眼7天。现病史:于今年2月右眼红、痛、畏光、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葡萄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病因复杂,且易复发,治疗比较困难,是眼科临床有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结合临床实践,关于“葡萄膜炎与免疫的关系”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不少学者从免疫的角度对本病致病机理进行探讨,根据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进行免疫治疗,并企图以免疫原理来解释其复发的机制。现就近年来文献中有关葡萄膜炎免疫学研究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文献报导应用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良好,疗效与浓度成正比,有强调应用1,000·000单位/毫升以上的浓度才有确实的疗效。作者等曾应用低浓度(粗制品)人血α-干扰素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尚嫌治愈率低及疗程长。为探索干扰素浓度及其应用方式与疗效关系,作者等自1982年下  相似文献   
8.
据国内文献资料,葡萄膜炎致盲率为1.4~9.2%,占眼病的第4~8位。杨氏等(1982年)对236例(300眼)葡萄膜炎致盲原因分析,其单眼致富率为23.38%(55/236)双眼致盲率为2.54%(6/236),而致盲主要原因由于并发病,其中以并发性白内障居首位,占35.82%(24/67)。白内障摘出术是并发性白内障唯一治疗方法,对葡萄膜炎后并发性白内障摘出术的指征,时机、术式,术前后处理及预后估计等问题,各家意见不同,回顾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讨,尤以临床分析的文献不多,为此作者就近四年  相似文献   
9.
噻吗心安(Timolol)是一种β_1和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非选择性阻滞剂,近年来被广泛使用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其他各种类型的高眼压症。其作用原理似为噻吗心安与睫状突内特异细胞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阻滞了内源性儿茶酚胺,使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和房水的形成不致增加,从而减少房水的生成量,并不影响房水的流出量。有人认为噻吗心安是近年来在青光眼药物治疗上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并被认为与1877年的毛果芸香硷和1954年的醋氮酰胺的问世有着同等的价值。但由于本药在临床上应用为时较短,国外眼科于1974年开始应用于治疗青光眼,在国内推广应用是在1981年以后国内生产本药开始。因此,人们对它还未充分认识,对此药的副作用了解也不够。为了更合理地应用此药,本文将近年文献报道此药的副作用综述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白内障为我国主要的可治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关于维生素C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议。为了解房水维生素C含量与白内障的关系,作者惟就老年性白内障(简称“老白”)病人血与房水的维生素C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非白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